本想去银行存款的,不料竟被忽悠买了保险,存单变保单,老年人被骗购买银保产品的事情屡见报端,本报也曾多次接到老年读者的投诉。近期,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规范银邮保险代理渠道销售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拟禁止保险公司向60岁以上老人销售期缴产品,并规定趸缴、期缴产品起点等,旨在规范保险市场,化解银保销售误导等问题。业内人士认为,或将有利于提升银保形象,但相关规定操作起来也存在难度。现代快报记者李绍富见习记者刘元媛
意见稿“四大规定” 更有利于消费者
《意见稿》提出,保险公司不得向60-7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推荐期缴型产品,不得向70岁以上老年人推荐任何保险产品。
以前有规定65岁以上老人不能购买期缴养老保险,此次《意见稿》将限制年龄提前了。
为了尽可能减少销售误导现象,此次《意见稿》还欲对银保销售起点进行限制,规定期缴产品年缴保费原则上不超过客户年收入的20%,趸缴产品保费原则上不得超过客户的年收入。
对于起售金额,原则上趸缴不低于5万元,期缴不低于1万元。
对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原则上不能销售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接型、变额型人身保险产品。
而应以保单利益确定的普通型保险产品为主。
(银保产品)保险合同中约定,犹豫期不短于20天。
该项规定变化很大,以前的规定是犹豫期不短于10天。业内人士介绍,将犹豫期时间延长对消费者更有利,但增加了保险公司成本。根据相关规定,在犹豫期内银保产品投保人可享受全额退保权利,只扣除10元工本费。若超过犹豫期退保,只退还合同的现金价值,投保人损失就会比较大。
保险公司:对业务影响不大
《意见稿》有利于规范银保市场
也能够提升银保形象
此次《意见稿》被认为是旨在化解银保销售误导问题,与此休戚相关的保险公司又是如何看待的,对其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我们现有的银保产品对投保人年龄都有规定,与《意见稿》并不冲突,不会对业务产生太大影响。”中国人寿江苏分公司银行保险部经理陈书祥告诉记者,中国人寿的银保产品在销售对象选择以及年收入等各方面都有管理措施,因此受影响不大。但他也表示,一些以银保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小型保险公司可能会受较大影响。
“《意见稿》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反而是件好事。”新华保险江苏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从2011年起已经开始战略转型,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客户坚持做品质业务,但有些公司为了冲规模银保产品业务占比较大。该负责人认为,《意见稿》有利于规范银保市场,也能够提升银保形象。
昨日,多家接受采访的大型保险公司都表示,《意见稿》并不会对公司未来业务产生太大影响。据报道,今年1月银保市场同比萎缩严重,不少险企已对今年的保费目标甚至经营策略,做出了相应调整。事实上,银保下降的端倪早已显现,2010年银监会下发90号文,对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保险做出规范,此后银保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这也倒逼险企进行转型。 有分析人士指出,银保的逐渐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险公司已不同程度地将业务发展重点转移到其他业务中。
各方“叫好” ,但执行有困难
今年85岁的谢先生曾向本报投诉,在银行存款时,6万元退休金被忽悠买了保险公司的银保产品。昨日,谢先生告诉记者,已通过媒体了解到了保监会下发的《意见稿》,他认为不但可以整治保险市场,最重要的是能够保护老年人权益。“老年人反应慢又不了解情况容易受骗。”谢先生说道。另外,他还建议,银监部门也应该规范银行业行为,不能在银行里随意卖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