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城市教育费附加将优先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政策,按照《意见》要求,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技工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广东还将探索建立“技能储蓄”制度,加快建设推广人力资源职业开发评价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以对职工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不同培训阶段取得的技能鉴定成绩予以记存,累计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将发放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评价证书。
省社科院社会人口所原所长郑梓桢:
转型升级须增加
人力资本含金量
-连线专家
培养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劳动者本身提升技能的需要。“有一技之长傍身,劳动者更容易获得个人幸福。”广东省社科院社会人口所原所长郑梓桢认为,《意见》所囊括的内容可谓切中要害,对广东经济的持久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从短期来看,无论是来自本省的劳动力还是外省劳动力,广东劳动力目前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陷就在于普工为数众多,且文化素质较低,这既不利于劳动者提高自身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也会带来“用工荒”。“劳动密集型企业再怎么提都有个上限,劳动者没有一技之长很难真正实现增收;而对产业而言,也会出现一方面普通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技术工人缺乏的‘用工荒’”。
郑梓桢表示,广东现有劳动力仍难以承担起转型升级的重任。从中长期来说,广东要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以长远计,劳动力素质提升关乎广东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为了加快转型升级,广东必须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增加劳动力大省的人力资本含金量。《意见》着眼于中技、中专以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可谓一举多得,若能落实到位,培养出一支坚实的高素质劳动力为后盾,不仅有助于推进城镇化,而且广东经济也将再上一个台阶。
“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劳动者知道技能培训关乎自己的前途和利益,主动投入积极学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政府投入,不但要在财政上下决心,还要确保花出去的钱能收到实效。”郑梓桢称。(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