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频频被骗是为啥?
此次“乌龙打工事件”给这批学生打击不小,有的学生甚至后怕,“万一被组织去传销,后果不堪设想”。
而据记者了解,尽管学生多达80余名,但他们大多缺乏安全和风险意识,既没有核实“姜学长”和中介的身份,对去打工的公司也一无所知,从头到尾合同更是没签一份。
一些学生坦言,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认为是同校同学组织的,应该“靠谱”。“这次给了我们一个很深的教训,打工不是天上掉馅饼,也可能掉陷阱。”李根说。
陕西渭南师范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学工部值班工作人员说,他们此前不知道有这么一批学生外出打工,目前已经让他们返校或者回家。这位工作人员说,学校的确有这么一位姜姓的学生,但目前他们也联系不上。
每到暑假,选择打工的学生不在少数,而打工被骗似乎成为一些人绕不过去的坎,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令人担忧。
浙江浙杭律师事务所律师、长期接触劳动纠纷案件的姜海斌说,有不法分子,就善于利用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轻信来实施犯罪。“学校和家长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告诉他们打工时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应对方法,学生本身也要多留心眼,否则出了事情,追悔莫及。”(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