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王立军的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的任免,应事先征求公安部的意见。
此外,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44条第10项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根据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的提名,决定本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的任免,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重庆市委免去王立军的重庆市公安局局长职务并不合规。直到“叛逃事件”一个多月后,2012年3月23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才正式免去王立军公安局长职务。
王立军被免职后,在薄熙来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压力下,有关方面以各种名义违规审查王立军身边工作人员及有关重要案件的办案人员。王立军认为自己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遂决定出走,并于2012年2月6日下午在事先未按程序报批的情况下,私自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通报认为,王立军事件是一起在国内外造成恶劣影响的严重政治事件。王立军本人对事件的发生负直接责任。薄熙来作为重庆市委书记,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在王立军案件的审判中,对薄熙来涉嫌滥用职权有着更为详尽的披露。据新华社报道,2011年12月底,王立军身边四名工作人员被非法审查,王立军和薄谷开来的矛盾越来越大。相关证人证言显示,2012年1月28日,王立军向薄熙来反映薄谷开来在“11·15”命案中有重大作案嫌疑,次日上午受到薄熙来怒斥,并被打了耳光。当时在场的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郭维国在讯问笔录中称:“打了王立军,这个矛盾就公开化了。”
矛盾激化后,王立军当日即安排人重新调取证人证言,保管英国商人尼尔·伍德心血等关键物证,重新整理薄谷开来涉嫌故意杀害尼尔·伍德的证据材料,并提供了其秘密录音资料。后又将整理的卷宗交人转移、保管。
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原常务副局长王智在讯问笔录中称,2012年1月29日,王立军将他和技术侦查总队长王鹏飞、刑警总队长李阳喊到办公室,要将“11·15”命案重新整理卷宗。王立军让王智、王鹏飞和李阳分开保管,要放在安全的地方。王智说:“我知道王立军当时和薄谷开来‘翻脸’了,不然王立军也不会让我们整理这些卷宗,他启动这个案子应该有他个人的目的。”
王立军离开美领馆后,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了薄谷开来涉嫌故意杀害尼尔·伍德的问题,提供了所整理的相关证据材料,还写信给李阳要其复查尼尔·伍德死亡案件中的关键物证。
折戟重庆
步北京市原市委书记陈希同和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后尘,薄熙来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位走向审判席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直辖市市委书记。
1949年7月出生的薄熙来是国务院原副总理薄一波之子,从1984年担任大连市金县县委副书记开始,历任大连市市长、市委书记,辽宁省省长,商务部部长,并于2007年中共十七大后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年12月兼任重庆市委书记。
在重庆期间,他提出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将其作为施政纲领。
在意识形态领域,他倡导“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和传箴言”,组织群众运动式的“唱红”,改造重庆卫视使其成为无广告、无电视剧的“红色频道”;在司法领域,通过王立军主导的“打黑”和针对网络言论的劳教,被认为是“严打”的放大使用;在经济领域,他推行基础设施建设、大建公租房、引进跨国资本,以“共同富裕”为口号,在扩大政府负债的同时,也获得众多社会底层人士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