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凌晨,上海市虹口区新港路242号一老式民居突然倒塌,2人不幸死亡
>>>点击查看:最新消息 现场图集
东方网记者蒋泽、刘歆、于量5月5日报道:昨天凌晨,上海市虹口区新港路242号一老式民居突然倒塌,2人不幸死亡。随着记者的调查,发觉现实比设想更为复杂,列为拆迁地块十多年,为何唯独这片居民区迟迟未拆?此前开发商施工,是否给附近房屋造成不良影响?神秘的拆迁队长,何以能通过出租空置拆迁房获取利益?房屋倒塌的真正原因又究竟是什么?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宋家老太和外地租客
王先生今年60岁,他说自己3岁就搬过来了,那时候这些房子刚盖好,他是最老的住户。从他记事起,这里就有四排平房,起初都是竹顶、泥墙,后来一些人家开始翻建,泥墙变成了砖墙,平房变成了两层小楼。62岁的管先生家里则还保持着最初模样,高高的屋顶内部没有刷过漆,也没有用挂历纸贴,编制的竹条裸露在外。
若要把历史再往前推,照王先生的说法,这片地都是宋家老太的。据说这宋家老太不一般,祖上给她留下这许多地产,在没有这些房子前,就是片庄稼地。王先生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不过父母也是从江苏扬州过来的,“要说真正的土生土长,还是这宋家老太。”
宋家老太不仅仅是这片土地上的记忆,王先生说,今天塌的那栋三层小楼,正是她家的房子,其实年代还不算久远,“也就20年左右吧,一开始盖了两层,后来又加了一层。”王先生告诉记者,今天遇难的一位老人,正是宋家老太的女婿,年纪有70多岁,“宋家老太的女儿住到别的地方去了,逃过一劫。”
租住于此的外地人同样是受害者。宋家老太的房屋旁有一排平房,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平房里住着三户人家。一家有三个人,一个人去网吧通宵躲过灾难,另外两个被压在下面,最终获救;第二家是卖水果的夫妻,丈夫遇难,妻子被救了出来;第三家是卖皮带的夫妻带着一个小孩,“昨晚他们因生意不好做彻夜讨论,结果也阴差阳错逃了出来。”
现在,住在这儿有70%是外地来沪人员,有些是卖水果的摊贩,有些是卖大饼的,而原先的居民,或暂时搬离,或已动迁离开。王先生和其他几个老住户都不愿意离开这里,“动迁没谈拢,买不起房,就住着吧。”
动迁:居民认为当初要求并不高虹口区称问题复杂
这乱糟糟的居民区本也是动迁地块,可旁边的住宅楼已经盖起,这里仍然不见动静
居民们的平静生活在10多年前被打破。2002年,这儿被列为拆迁地块,但双方似乎没有就拆迁条件达成一致。居民们认为他们当时要求并不高,“我们当时要求动迁房位置不要太远,结果开发商说我们是刁民。”随着时间推移,附近其他居民早已搬迁离开,可这里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百户人家中,也有部分谈判成功的。王先生说,他的邻居就是拿了18万走人的:“他们孩子当时工作不错,自己买了房子,执意不让父母住在这里,只拿了18万安置费就离开了,没要动迁房。”他说,再晚几年搬走的几户,安置费是36万元。王先生和其他几户坚守的住民说:“我们是真正的穷人,这些安置费现在根本买不起房子,还不想住太远。”
随着已动迁地块施工开始,原住民与开发商的矛盾也在升级。导火索是开发商在距离房屋仅几米处挖大坑,用途是修建地下停车场。居民们坚持认为,挖坑造成了房屋倾斜、裂缝。王先生为了阻止施工,还和施工方干过架。俞女士说,他儿子当时用砖头砸了挖土机的玻璃。
经过多次较量,开发商叫停了施工。大坑就此荒废,随着渗出的地下水和汇集的雨水,这儿就成了垃圾成山的水塘,有居民还在水塘旁的高地上开辟了菜地。东方网记者在俞女士屋外看到,水塘已整体发绿,旁边是各种垃圾,野猫、野狗穿梭其中,甚至成了青蛙的栖息地。“扑通”,正说话时,楼上一个垃圾袋飞进了池塘。
就动迁问题,记者咨询了虹口区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不愿多谈,表示“这是开发商的问题,比较复杂”。
居住现状:晾衣杆搭电线水龙头出水慢
一根晾衣杆现在用做了电线杆
在只能容纳一人行走的通道里,打开一扇狭窄的伸缩防盗门,沿逼仄楼梯爬上二楼,只见一个小水池,再往里是一间十来平米的房间,这就是俞女士的家。房间里有一张木床,床上堆着碗筷,边上是衣柜,地上散落着几张小板凳,放着电磁炉,四周墙上贴着挂历纸,“前两年房间烧过一次,墙壁都黑了,我就用纸给贴上了。”俞女士解释。
在房外一侧,有个不起眼的小楼梯,俞女士说,这是儿子和儿媳的房间,“前几年儿子结婚了,媳妇又怀孕了,我不能让他们小俩口和我住一屋啊,就又在上面给他搭了一个房子。”
相比于居住条件的窘迫,居民怨声载道的还是日常生活不方便。“邻居之间经常为用水吵架。”俞女士把自家水龙头拧到最大,一根细水柱缓缓流出,“到了用水高峰更夸张,只要前面几家水龙头一开,其他就快要停水了。”
“最近这儿至少烧过六次。”王先生家旁边竖着一根晾衣杆,上面搭着电线。他说,自从拆迁队把电线杆拆走之后,大家只能把电线搭在这里。这弄堂里到处都是裸露的电线,小区居民反映,许多火灾都是由于老鼠啮咬引起的。
居民认为房子状况并不适合居住。有居民告诉记者,每年将有台风来的时候,街道和区政府都会给居民们发钱,让他们去宾馆住宿躲避。
今晨的坍塌会否对这些房屋造成影响?虹口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今天上午有关部门就在现场进行了鉴定,周边房屋“目前没有什么异常”。
- 相关阅读
-
上海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作业量大”上黑榜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开展规范办学行为督查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上海在改革教育评价、加强民办学校招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
舜天球迷虹口不输气势 欢呼声完全压住申花球迷
昨天,舜天当地的球迷协会组织了20辆大巴前往上海观赛,球迷人数超过了1000人,同时身在上海的江苏球迷赶到现场为舜天加油助威的也逼近500人,加起来总数超过1500人。 比起舜天球迷的挨肩擦背,上海申花的球迷...
-
武汉球员遇昏哨大闹虹口 中超榜尾球队齐灭三甲
夺冠和保级,永远是各国联赛的主旋律。而在中超赛场,每逢到了联赛后半段,保级进入白热化阶段之后,怪事闹剧就会特别多。以往是这样,今年同样如此。刚刚结束的第23轮中超联赛中,四支保级球队参加的比赛都非常...
-
虹口雨中球市创新高 球迷憧憬申花赢国安9比1
京沪大战从来都不缺少看点,而申花用一场胜利巩固了自己在京沪大战中的领先地位,而国安只能延续他们在虹口16场比赛不胜的尴尬历史。 雨中球市创新高 以往,京沪大战就是票房的保障,今年也不例外...
-
德国球迷虹口护花 京沪对决助阵王大雷狂呐喊
京沪大战中场休息时,17号台突然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十来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穿着申花的蓝色队服加入了球迷队伍,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据其中一位叫做Martin的朋友介绍,他们都是德国人,但是来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