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仍然记得,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当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000多名师生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安全有序而又迅速地全部撤到操场上,整个过程用时1分36秒,创造了无一人死亡的逃生奇迹。
孩子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校长在平时就高度重视安全常识教育,狠抓针对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灾情发生后,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保护了他们的生命。
然而在我们的记忆里,大部分学校的安全教育中除了每年一两场的火灾安全撤离演习外,几乎是空白。
近几日,微博上一条关于厦门大学开设“爬树课”的消息广泛流传,不少网友竟认为“爬树课”不过是该校博取眼球的噱头。而厦门大学的有关负责人说,这项课程是借鉴了美国、新加坡、台湾部分大学开设的生存训练课,爬树,意在锻炼学生的体能,传授自救技能,提升自救意识。
相比国外,中国已经在自救教育上相对落后,无论是北京暴雨激起的民众自救意识,还是厦门大学的“爬树课”,希望这是国人普遍注重自救技能的开始。自救意识的觉醒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教育和相关部门尤其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民众将从中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将是个人、家庭和全社会的福祉。(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