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岳源:拆迁的血腥还要怎样升级

2012-09-26 10:32:44 来源:

  辽宁省盘锦市一起修路占地纠纷中,民警开枪致使村民王树杰死亡。已经过去4天。在这4天里,盘锦官方和媒体,都通过自己的调查,各自构建起事情经过的逻辑链条。当地检察机关称“民警受到生命威胁”,民警属正常执行公务活动,枪支使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而媒体也给出了当地“在没有和村民达成拆迁补偿协议、且没有法院判决的情况下违法强拆”的调查结果。

  检察机关调查结论的细节缺失,已经引起舆论的质疑。冲突究竟发生在哪儿?多少人参与冲突?民警为什么会到拆迁现场?到达现场后做了什么?在得到不同答案的同时,我们不免会对真相产生追问,若不还原真实的细节,谁对谁错的判断都难免显得单薄。事故调查和结论仓促而草率,遣词造句用尽心思,往往侧重于讲官方的道理和另一方的责任,盘锦方面的调查,没脱离近年常见的套路,受到质疑几乎必然。

  警察开枪必须慎之又慎,这是常识。问题的焦点因此在于是否到了非开枪不可的程度。从调查看,警方与拆迁纠纷并无利害关系,两名民警是去调解纠纷的。那么,为什么矛盾转移为民警与村民的冲突,民警在现场是如何调解的,这些都需要更详尽的现场还原才能回答疑惑,弄清曲直。

  强拆是事件的根由。现在必须明确一点,此次纠纷是合法拆迁还是非法强拆,2011年6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征地拆迁补偿暂行条例》里明文规定,在征地补偿安置费尚未谈妥或未按时支付时,不得强行征用。若有必要进行强制执行,必须由法院作为执行主体。在现场,任何报道和调查都没有出现法院的身影,据此可以认定拆迁非法。那么民警为何不是阻止非法强拆行为,而是对对抗非法行为的公民开了枪?

  拆迁的暴力血腥级别越来越高,越来越极端,这是当下中国土地问题的悲哀现实,拆迁者不惜使用暴力达到目的,被拆迁者也越来越习惯用暴力回应,这是一个国家应有的状态吗?我们有没有正视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2日,同样是盘锦市,同样是兴隆台区,一名协警和一名强拆人员在反抗中被砍伤。这样的轮回不只是巧合,它反映着不动产产权纠纷里的固有问题,也凸显解决该问题的无力。

  尤其需要追问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悲剧为何不能阻止强制拆迁的强大动力,土地财政早已占据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是不是说,不拆迁政府就没有活路,所以才如此义无反顾,鲜血和生命也拉不回这匹脱缰的野马。我们关注真相,更要关注真相背后,亟须改变的东西。(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