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精神敬老”比“物质敬老”更重要

“物质敬老”更重要

2012-10-10 11:51:16

  一方面是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各种老龄“痴呆症”“抑郁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则是子女孝敬父母时更强调“物质敬老”,缺乏与父母之间心灵的沟通交流。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夕,记者进行的相应采访表明:老年精神病更易忽视,更需要多重关爱。

  南宁市东葛路嘉园小区66岁的陈满强大爷,最近半年来热衷于与小区里的小孩玩耍。开始家人认为这是老人爱小孩的表现,没想到后来竟然发展为与小区附近幼儿园小孩一块抢玩具、哭鼻子。儿子把陈大爷送到医院,大夫就诊后发现,这已经是重度老年痴呆症,也就是精神类疾病了。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张大夫告诉记者,老年痴呆症表面上看是脑组织功能退化引发的疾病,实际上与老年人的心态有密切关系。这一病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陈大爷鳏居多年,儿子媳妇也很少回家看望,造成了他内心强烈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从而引发了类似孩子般的“痴呆症”。

  国际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其中主要为老年期痴呆和抑郁症。根据我国部分地区调查,60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4.2%。

  心理专家表示,老年精神病的最大特点是很难被自己发觉,也很难被子女发觉,因为子女陪伴在父母身边时间较少,往往将父母表现出的性格变化简单归结为“更年期”。

  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专家吴大夫表示,从消费层面上看,老年人对子女的物质需求实际上并不高,真正让他们有强烈归宿感和满足感的,是子女与他们之间的沟通、相伴。

  心理专家建议,作为子女,要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常回家看看”,多陪老人说说话,说一些让他们开心的话题,了解老人的所思所想,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老人,则应该鼓励老人多“走出去”。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多与周围人接触,多培养老人的兴趣、爱好,如织毛衣、弹钢琴、练书法、打字等,使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引导通过体育锻炼和心理倾诉,排解日常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对于患有老年期精神疾患的老年人,子女要及时带老人去精神专科医院就医,得到专业、正规、系统的治疗,以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中国日报网站)

  • 相关阅读
  • 领导忌惮“作秀”是个好兆头

      领导干部除了岗位职责,对社会都应负有率先垂范的引领义务。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言行不可避免地会有“作秀”成分,比如倡导廉洁勤政、关心弱势群体、带头遵纪守法、致力公益事业等等。摒弃“作秀&rd...

    时间:10-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