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最好公办养老院近万人候位 中国直面养老困境

最好公办养老院近万人候位

2012-10-22 16:46:20

  北京老人王淑芬(化名)四年前入住了一所毗邻大医院的民办养老院,希望减轻子女的负担。然而经过几轮涨价,每月六千多元的总费用让她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养老方式。

  “四年前一张床位1700元,现在已经涨到了2800;再加上伙食费600,护工费2500,奶费200元……我自己的退休金远远不够,还要两个已经退休的儿女补贴。”王淑芬对记者说。

  除了费用高,养老院的伙食也让王淑芬萌生去意。“为了照顾没牙的老人,所有的饭菜都煮得稀烂,这让其他人难以下咽,只能指望儿女每周来看望时带些好吃的”。

  王淑芬渴望能进入一家价廉物美的公立养老院,却被告知需要排队等候很多年。“实在不行我打算回家,请保姆照顾,跟养老院比还是家舒服”。

  根据全国老龄委的统计,截至去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有1.9亿,占总人口的14%。2013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亿,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养老领域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去哪里养老、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的难题。

  高消费VS排长队:中国式养老的两难选择

  王心(化名)的母亲几年前入住了北京朝阳区寸草春晖养老院,15平米的双人间配有家具、电视、空调和独立卫生间。养老院还为每位老人随身配备了无线呼叫器,有紧急情况时只要按呼叫器,护工就能在一分钟之内赶来提供救援。

  由于王心的母亲属于失能老人,每月的各项费用高达7000多元,而老人的退休金只有3000元左右。尽管费用高昂,王女士还是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房间打扫不及时。

  养老院负责人王小龙说,养老院有40多名护工照顾近百名老人,大多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他们每天为老人体检、按摩、洗脚和打扫卫生,工作很繁重。

  去年才投入运行的寸草春晖养老院是朝阳区社区养老院的样板工程,也是目前朝阳区第一家专业护理型养老院,良好的环境和服务为它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但是高额的费用也把普通工薪阶层的老人挡在了大门外。

  然而,在被认为是北京最好的公办养老院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9000多人排队候位。而在公立的北京第五社会福利院,十多层高的大楼也已经住满了老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人介绍说,他和他的老伴早在2004年就已经登记申请“一福”的床位,直到2011年才入住。他承认,住在“一福”的老人大都是离休干部。

  张敏儒老人是中国书画协会副会长,他和老伴已经入住“一福”7年多。张老介绍说,每个房间都配有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饮水机和宽带,公共区域还有形体室和健身房。他说这里环境好,空气好,而且每月费用不足2000元。

  民营机构举步维艰

  据北京市民政局统计,目前,全市养老院有床位8.2万张,有老人入住的床位仅4万余张。而实际上北京市需求为12到15万张,每百名老人的平均床位为2.8张,离国际标准“百名老人5张床位”还有很大的距离。

  数据显示,全国老年人共需养老床位800万张,而目前仅有266.2万张,床位缺口达近540万张,远远不能适应机构养老的发展需要。

  然而,就北京一地来说,空置近一半的床位多位于郊区偏远地方或者市区内环境较差的养老院,公办养老院和市区较好的民办养老院则时常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很多家庭逐渐抛弃了在家养老为孝的旧传统,为老人选择设施、环境相对较好的养老院养老,许多老人由于子女工作生活繁忙、出国不在身边无人照顾,也主动要求到养老院安度晚年。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