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评论:清廉何以不被轻信?

评论:清廉何以不被轻信?

2014-07-16 15:07: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一名女网友在网上发帖感叹父亲为官廉洁,结果遭到网友的人肉搜索,被曝光其月薪5000元,但在京有多套房,位于北三环、南三环等地,老 家还有十套房,其父亲供职于辽宁省政协,她今年还参与了北京的自住性商品房摇号,被网友称为“水木坑爹女”。发帖者受访时否认父亲是网友口中的高官,称北 京的房产系与丈夫两家共同购买,“清者自清”。(《南方都市报》7月15日)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鲜活例证。工作了一辈子,行将退休之际却因女儿的帖子被揪出来,家庭财产也要示众,真的一清二白还则罢了,假如确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之嫌,端的是被最亲的人给坑了,而且防不胜防。

  众多网友为何对这样一则帖子群起而攻之?难道就不能相信她父亲是清廉的好官吗?恐怕不会轻信,反倒觉得受到了冒犯。在中央大力整治贪腐的当下, 众多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大老虎”纷纷倒下,而他们之前痛斥贪腐的言语犹在耳边,这无异于一幅深刻的讽刺漫画——眼睛和耳朵并不可靠,贪官尤其会演戏。不得 不说,很多人已经将这一判断日益固化为一种社会常识——身居重要岗位却从不贪腐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所以,当看到有人“得了便宜还卖乖”时,人们便愤怒 了,想要揭穿想象中的真相。

  这当然有些偏激,好官还是有的,但究竟谁是清官谁是贪官,一般人却无从判断。审批过多、权力失范以及内部监督的无力,都使得权钱交易存在大量机 遇,加之被立案调查的概率很小,很多人都会认为铤而走险是值得的生意,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从制度安排的层面来看,由于缺乏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疑虑的群众无 法一探究竟,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权力拥有者的负面认知。从此来看,众多网友的人肉搜索行为其实暗合了这种逻辑——不公开财产便不配谈清廉,你不公开,我们替 你公开。

  无论是北京与老家的多套住房,还是有房者何以能参加自主性商品房摇号,皆是信息部分公开后引发的连锁疑问,需要有关部门作出回应。清廉的官员自然不怕,腐败的官员恐怕要吸取教训管好子女了,但在这舆论狂欢的偶然性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与悲哀?(宋鹏伟)

  • 相关阅读
  • 评论:郭美美被抓能否钓出“大鱼”

      北京警方11日证实,郭美美因为在世界杯期间赌球被拘留。  此前,就有商家在郭美美 明星见面会的传单上这样 介绍 ——“知名演员、模特、歌手、电影《海天盛宴》女一号……”据...

    时间:07-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