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评论:权力不进“笼子”,滥权犯法者就进“牢笼”

评论:权力不进“笼子”,滥权犯法者就进“牢笼”

2014-07-18 16:17: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权力一日不进“笼子”,滥权犯法者迟早进“牢笼”。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这一规律已被一个个反面案例不断证实。

  某省会城市披露的一起工程腐败案件中,一主管领导对规章制度视若无睹,将个人“权威”凌驾于组织决策之上,使一些“肥缺”项目游离于当地公共资 源交易平台之外,并美其名曰“指向性招标”。“暗箱操作”固然能“架空”防范制度,谋一时之利,违规操作者却最终难逃党纪国法制裁。

  有的领导手握重权,却因私废公,甚至让“枕边风”破坏党风政风。作决策时“拍拍脑袋”,上项目时漠视民利。对敢有微言者“冷处理”“穿小鞋”, 对公开反对者,更不惜公器私用,以各种名目打击报复。在位时,旁人噤若寒蝉,一旦大势已去,面对扑面而来的板砖臭鸡蛋,才知天怒人怨,法理昭昭。

  为蚕食权力红利,一些人煞费苦心,投权力拥有者所好。少数领导干部因此被“攻陷”:或“玩玉丧志”疯狂收受玉石;或装“文艺范”与陶艺大师频频“合作”变相收受艺术品,却不知祸之将至。

  中央的反腐决心坚如磐石,一些所谓的“常规”也在不断打破。反腐没有法外之地,退休不等于“平安着陆”,上不封顶,下不设限,任何人违反了党纪国法,等待他的都将是党纪国法的严惩。

  值得警醒的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关系网织得比监督网还密。潜规则用得比明规则更灵。因此,只有通过加强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脱笼,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才能彻底绝了掌权者无视笼子、藐视笼子的念想。(记者胡锦武 袁慧晶)

  • 相关阅读
  • 评论:有迷雾则无公平正义

      河南沁阳,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保卫科长交通肇事,撞死了市公安局纪委书记。这是去年2月的事情。现在,事情仍未了结,肇事者是否逃逸、是否饮酒、是否有病不适合羁押,都在迷雾中。  事故认定书中,保卫科长王...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