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商洛人新闻

山里来的兵记者

山里来的兵记者

2013-03-04 11:23:57

  自认为业务能力较弱的李建锋,白天背着相机去训练场、进排入班采访,晚上写稿、看报纸、学习业务书籍,每天都忙碌到凌晨1点多,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晚上熬夜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丰富,李建锋的业务素质也突飞猛进,仅仅半年时间就在军区《人民军队》报发稿12篇,并实现了《解放军报》“零”的突破。之后,李建锋更加努力,每天晚上离开办公室的时间更晚,报道组经常是办公楼关灯最晚的房间。

  “透过镜头看着官兵那一张张挂满汗珠的笑脸,我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把他们的稿子写不好,我就睡不着觉,就觉得对不住他们……”李建锋显得有点激动。干新闻十多年来,李建锋的笔头从来没有离开过部队训练和团队建设。2010年部队在贺兰山下驻训,李建锋整天泡在训练场,经过十多天的深入采访,写出了《一个绊马索绊出11种战法》、《让沙盘退出无线兵训练场》和《战场上走来“110”》等稿件,先后在《人民军队》报二版头条加编辑感言刊发,有效地宣传了团队战术训练的新思路、新训法,在军区通信部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对于有些人来说,时间在一天天流失,而对于李建锋来说,他却天天享受着收获的喜悦。15年过去了,每每翻开那12个厚厚的剪贴本,看着里面夹着自己发表于军内外20多家媒体的900余篇(件)作品,心里的喜悦便传遍他的每根神经,他微笑着,笑得那么的灿烂……

  合上剪贴本,他背起相机又向热火朝天的训练场走去。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又有谁知道,此时的李建锋已患腰脊盘突出、高血压、肾囊肿和腰肌劳损4种病,但他的步履依然保持着15年来固有的匆忙……

  “我爱听快门的‘咔嚓’声,更爱自己文章变成铅字的喜悦。”

  新闻是易碎品,作者辛辛苦苦忙活了一整,读者看罢便丢在一边,只有同行才能读懂其中的辛酸。

  “现在的人都忙着抓经济,你写那‘破稿子’有什么用,在部队里你还自我感觉良好,以后回到地方你啥也不是……”

  “你一个战士,整天把自己忙得跟干部似的,每天晚上熬到凌晨一两点,有那必要吗?”……

  类似的这样的劝告,李建锋不知听到过多少回。一次他去连队采访,看见一名战士拿崭新的报纸擦玻璃,立即上前抢过战士手中的报纸,严厉地说:“拿这么好的报纸擦玻璃,你知道这里面凝聚了多少记者、编辑的心血,没事多看看上面的文章,也许就能改变你对一个事情的看法,认知水平上去了,或许你的命运也跟着改变了……”

  看着自己从事的职业被别人不屑一顾地践踏时,李建锋犹豫了:“自己当初是不是选错了路,每天干的工作到底意义有多大,这么努力值不值……”他有点迷茫:“十多年都这么过来了,我不干这还能干啥?”2012年9月,正当他犹豫时,一个好消息传来:一位军委首长要来团视察。这无疑让李建锋亢奋起来,他连夜准备拍照器材,打电话向经验丰富的战友请教给首长拍照的注意事项,还从网上查阅一些人物拍摄技巧。由于他准备充分,圆满地完成了拍摄任务,照片洗出来领导也非常满意。

  每年老兵退伍前,是李建锋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也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全团退伍老兵都找他拷贝照片,虽然很忙,但让他深深地感到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曾经的迷茫、犹豫瞬间消失在九霄云外。此时,他觉得在拍摄每张照片时,快门“咔嚓、咔嚓……”的声音是那么的动听,自己的文章被报刊杂志发表出来,读着带有墨香的文章是那样的“过瘾”,报纸上的每个文字都闪耀着熠熠光彩,像是在向他表示祝贺……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