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中旬,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各种协议和我党的一再声明决定,准备向中原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中央同意中原局突围的决定。突围前,中央考虑到位三的身体不好,要他离开部队去延安。但位三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坚持随部队行动。他和李先念对部队的突围进行周密的准备和部署,共同率领北路军突围,部队以秘密、突然和迅速的行动,抢在国民党发动总攻之前,跳出包围圈,冲破多道防线,胜利到达陕南……”——《郑位三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珍贵的老照片
2008年11月27日,商州区麻街镇朝阳村来了一行步履匆匆的陌生人,打破了村子的宁静,他们是商洛市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的成员们,前来征集商洛革命史料。听说村里住着一位名叫崔粉的86岁老人,至今还保留着一张民主革命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郑位三的全家合影照片,很是罕见,在热心人的指引下,大家最终看到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照片是郑位三和夫人蒲云在解放后寄给崔粉老人的,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泛黄褶皱。照片中央坐着郑位三和夫人蒲云,周围簇拥着五位子女,照片背面有清晰的留言:“郭福怀同志留念,郑位三、蒲云敬赠。”并盖有清晰的一大一小两枚篆体红色印章。
听崔粉老人说,郭福怀是她的丈夫,已病逝。1946年,麻街曾来了几位中央首长,她丈夫当时的身份是当地“保队副”,其实是地下党员,曾参与保卫中央首长的工作,蒲云当时带着一个孩子还在她家住过。解放后,郑位三和夫人与他们家有过几次书信来往,并寄来这张照片以示感谢。
虽然革命故事距今已有六十多年,可郑位三与商洛地下党员并肩战斗的经历,在商洛革命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蔚然的记忆
李蔚然,又名李书善,商州麻街人,现年81岁,现为咸阳市军干所离休老干部。他是当时参与保卫工作的健在者之一。
当年李蔚然年仅19岁,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抓壮丁,投靠了身为陕西省第四区清剿指挥部参议和国民党保安队营长的李世华,当警卫员。年少的李蔚然当时并不知道,李世华其实已经是中共麻街地下党支部书记,在商州一带十分有名,人称“东乡巩司令,西乡李世华”。
有一天,李世华交代给他一项特殊任务,要他烧些热水,准备接待一批早年在湖北认识的老朋友,并叮嘱要保密。听到吩咐,他很快地准备去了。
李蔚然并没有想到自己接待的将会是中共高层领导人郑位三和陈少敏。多年以后,他在学校上学时,才了解到当时的革命形势。1946年,国共内战全面爆发,李先念率部在中原遭到敌人重重包围,战斗异常残酷。为了突破敌人包围圈,师部决定分头突围,当时郑位三是中共七大40位中央委员之一,中原军区政委,陈少敏是副政委,在当地游击队的帮助下,来到麻街地下交通站李世华处,在此隐蔽,寻机前往延安。
当晚,李蔚然就见到了郑位三和陈少敏等人。他们担着担子,携带着铺盖卷,郑位三身材高大,一副算命先生打扮,头戴一顶圆帽,身着长袍,陈少敏等人也都进行了乔装打扮。到达目的地后,李世华将郑位三和随行的顾大椿安排在家里的后院住下,将蒲云和孩子送往凉水泉沟郭福怀家隐蔽,陈少敏住在桐树沟党员石含锳(公开身份是伪保长)家。为了保证领导安全,李世华对情报收集、通讯联络、武装保卫等均做了周密的安排。
郑位三等人隐蔽期间,李蔚然负责他们的起居饮食,其他人一概不能接近。
据崔粉老人回忆,蒲云带着孩子在她家隐蔽期间,常常和她唠家常,有时还帮她纺线;小孩叫旭池,约有五六岁的样子,非常听话可爱。他们白天一般不活动,经常在晚上联络行动。在她家的后面,有个地方叫南山洞,山洞偏僻,里面宽敞,据说当时郑位三和陈少敏曾在此开会,研究敌情。商洛市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的成员们曾专门探访过石洞,据他们讲,洞口如今垒了石墙,洞内宽约7米,长有钟乳石,上面还有美丽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