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商洛人新闻

两代人合奏爱的颂歌(上)

2021-03-11 08:55:33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周亚娟

  刘丹影的养父刘西有、养母李辫遗像。

  1962年1月21日,年轻气盛的屈超耘因为义愤中的一句承诺,将自己刚出生两个多月的儿子送给贫困山区的农民刘西有作养子,由此开启了一段漫长的传奇故事。

  1995年,作家鱼在洋就此真实故事撰写出纪实文学《大于生命的承诺》,发表后全国几十家报刊争相转载,引起极大的反响,屈超耘善良、正直的情怀受到人们的赞扬和敬慕,劳模刘西有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精神被人们久久传颂。同年,鱼在洋又撰写出一篇《面对父辈的承诺》,讲述了刘丹影面对父辈的承诺毅然作出的“听从命运安排,坦然面对双份爱”的人生抉择,以及丹影兄妹对父亲当年一时冲动的理解和宽容。那么,在以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刘丹影和妻子小兰是怎样践行生父的承诺,怎样照顾瘫痪在床7年之久的养母李辫?刘丹影又怎样面对自己的亲生父母?近半个世纪里,两代人合奏出一曲爱的颂歌。

弥留之际再许诺

  1981年夏天,也就是屈超耘把亲生儿子丹影送给刘西有整整20年的时候,刘西有因肝癌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弥留之际,他看着一直守在床前的屈超耘,不肯闭上眼睛,老屈读懂了他眼神里的意思,点点头高声对他说:“以后的事全有我哩,丹影永远都姓刘。”刘西有听后,安详地合上了双目。老屈亲自给他穿上老衣,操办他的丧事。

  如果说,1961年春天屈超耘承诺刘西有“生了儿子是你的”,是为了让妻子不能生育的好人刘西有人生没有缺憾的话,那么20年后他承诺的“丹影永远都姓刘”,是为了让劳模刘西有在离开这个世界时走得没有遗憾。为了让刘西有的老伴李辫安心,老屈也曾认真地对她说过:“只要我还活着,那句承诺永不失效。”

精心侍候瘫痪在床的养母

  正如鱼在洋《面对父辈的承诺》中所写,丹影在养父刘西有去世后,一直没有改姓,他既感激亲生父母的生育之恩,更珍惜养父养母的养育之情,知道自己是养母余生的全部希望和寄托!所以,不管是在深山马炉,还是在丹凤县城,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始终和养母生活在一起,不离不弃,担负着一个儿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2003年春季的一天中午,到安康出差的丹影突然接到妻子小兰的电话,说妈突发脑出血,正在长安细柳医院抢救。丹影心里咯噔一下,怎么会这样呢?几天前姐姐接走养母时,丹影考虑到养母年纪大了,不想让姐姐接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可姐姐说养母把她养大不容易,她也想尽尽孝心,正好她家在盖房子,就把老人接去看看

  其实姐姐也是养母抱来的娃,对养母也一直很关心。只是她长大后不甘于老家的贫穷,去了长安细柳,过继给别人养老送终,那边的老人过世后,她想接养母来住些日子,没想到刚接来养母就生病了。

  接到电话后,丹影直接赶往长安,找了几家医院都没有找到,最后在镇地段卫生院找到了养母。当他走进病房,看到几天不见的养母躺在病床上,眼睛紧闭,脸色蜡黄,头顶上的吊瓶在缓慢地给她输液;姐姐大概几个晚上没有睡觉了,已爬在床边睡着了。丹影心头一酸,刚喊了一声“妈”,眼泪就滚了出来。他怕老人看见伤心,便擦去眼泪,抓住她的手又喊了一声“妈”。养母听见,轻轻地“嗯”了一声,面容一下子活泛起来,说:“我娃来了,妈给你董了个大烂子。”话没说完,母子俩都哭了起来。

  看着还没有脱离危险的养母,丹影决定留下来照看她。他从大夫处得知,养母脑出血的面积不是很大,但绝不能大意,先把血止住了,再确定是否开颅。丹影和姐夫商量将老人转到条件好的大医院去,可主治大夫说,老人目前的状况不宜搬动,再说不管去哪里,都是用同样的药、同样的办法治疗。

  丹影的到来,不但使养母的情绪得到了安慰,也使姐姐得到了解脱。她除了给养母和丹影送饭外,也有了时间去支应家里盖房子,丹影便一天到晚守在养母的病床前。刚开始为她接大小便时,大夫交代说病人万万不能动弹,可养母怎么也不好意思,非要等到丹影的姐姐到来后才大小便。为减少大小便次数,她还不吃不喝。丹影反复给她讲:“我是你儿子,有啥不方便的?我小时你为我端屎端尿,我腿有病,你和我大背着我跑遍大小医院,我上学时你们经常接来送去,好吃好喝都让给我。现在你老了,我也该为你接屎倒尿,你就不要有啥想法。”就这样,每天早上,丹影先用毛巾给她擦脸,然后给她喂水喂奶喂药,等大夫上班把针扎好后,丹影才能歇一会,等喘过气,又开始为她按摩身子。尽管又苦又累,但看着养母一天天恢复过来,丹影打心眼里高兴。一周后,养母终于脱离了危险,单位一再打电话催促丹影返回,丹影便与养母和姐姐作短暂告别。他走时,养母泪流满面地说:“儿呀,妈多亏了你。你大没福,没享上你的孝心,妈有福,这次让我娃受罪了。”丹影说:“妈,你不要说这话,儿子伺候母亲是应该的,你就好好养病,等你病好了我再来接你回家。”此情此景,同病房的人都极为感动。

  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对丹影夫妇来说,却不是这样。从2003年到2009年,7年时间25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为半身不遂的养母端水端饭、洗头洗脚,一直尽着儿子儿媳的孝心和责任。在丹影心里,永远记着养父死时生父讲的每一句话。现在,养母老了,生了这个麻烦病,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一定要把养母照看好。他把当年的事说给妻子小兰,小兰说:“你要当好儿子,我也要当好儿媳,我们一定不能忘掉爸对咱大的第二次承诺。”

  养母住院期间,小兰曾接替丹影照看养母,除了给养母喂水喂饭、接屎倒尿外,还不时地为养母搓手搓脚。刚开始接大便时,她恶心得呕吐,吃不下饭,硬撑了几天后才习惯了。后来养母可以活动了,她就每天扶着她下床锻炼,养母的手脚不听使唤,她耐心地开导,不急不躁。小兰心里清楚,虽然养母脱离生命危险了,可大夫说她的晚年只能与床为伴了,但她想创造奇迹,想让养母顽强地站起来,哪怕不能行走,只要能爬能坐,也比卧床要强得多。半个多月后,小兰累得又黑又瘦,而养母却疗养得又白又胖,还能扶着床沿挪步,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都眼气养母有个好女儿,夸养母有福气。养母说:“这哪是女儿呀,她是我儿媳。”那些人听后唏嘘不已,纷纷向小兰投来赞赏的目光。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从小生长在深山里的尹小兰,不但长得秀气漂亮,而且心地善良,性情温厚,深明大义。如果说丹影对养母的孝心是要报答养育之恩,那么小兰的孝心纯粹是一种美德。从还没过门时起,她就担当起了照看养母、料理家务的重任。和丹影成家后,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后来组织照顾转了户口、招了工,但不到一年时间,她就成了下岗职工。当时家庭正值最困难时期,两个孩子上学,养母常年要吃药养护,丹影微薄的工资难以维持家用,无奈之下小兰摆起了书摊,靠挣一点辛苦费贴补家庭开销。她一个人既要摆摊又要赴西安进货,往往为赶车一天只吃一顿饭。那时去西安要翻越秦岭,路上经常堵车。有一年冬季,她进货回来遇上了大雪,车被堵在了路上,一整夜挨冻受饿,第二天下午回到家就病倒了。

  平日里,丹影因为腿疾帮不上小兰的忙,遇到买粮买煤等力气活,都得她自己干。有时丹影在外边受了委屈,她知道后挺身而出,为他鸣不平,常常遭到人格污蔑。尽管如此,她从没有怨言,而是尽着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儿媳的责任,维护着一个家庭的尊严,把家里打理得干净、温馨,井井有条。

  把养母接回来后,小兰处理掉了书摊,成了不拿工资的“全职保姆”。养母要吃要喝,要梳要洗,跟前不能没有人,7年时间里丹影、小兰两口子没有一同出过门。丹影有时因工出差,小兰就守在家里,哪儿都不去;小兰偶尔回一次娘家,丹影就在家照看养母。前几年过年时,丹影一家子去商州与父母团年,草草吃顿饭,再赶回来与养母团聚。现在养母身子不能动了,他们就连年三十的团圆饭也不能回去吃了……这都是因为父亲那句大于生命的承诺啊!

  世上最难干的活,应该就是侍候身子不能动的人了。刚开始那一年,养母还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站起来走路,也就没有什么情绪,心情也好,只要给她把饭和药端到跟前,她就按时吃喝。后来一天天过去,她发觉自己还是站不起来,情绪开始变坏,动不动就发火,或无缘无故地泣哭,有时甚至不吃不喝,像小孩子一样要人去哄。每当这时,小兰就会耐心地逗她劝她,直到她破涕为笑开始吃饭为止。

  为了增加养母的食欲,小兰变着法子给养母做好吃的,米饭、面条、蒸馍、稀饭、饺子、包子,肥的瘦的、家菜野菜、粗粮细粮,只要养母爱吃,她就不厌其烦地给她做。养母常常控制不住自己,一吃多就闹肚子,难免会拉脏了裤子、床单,小兰啥都不说,赶紧给她换洗。有一次,小兰刚给养母换好床单和衣服,还没来得及去洗,她就又弄脏了,小兰气得刚要发火,突然想到了丹影父亲的承诺,便又打起笑脸,直到去卫生间清洗时,才委屈得偷偷哭了起来。这样的事情,隔不了几天就会重复一次,时间一长,小兰也就习惯了,想哭也没有眼泪了。有一次,文友们去丹影家聊天,没料到养母把屎抹得到处都是,整个房子里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小兰从外边买菜回来,二话没说就动手收拾,文友们看后纷纷称赞她不容易,同时劝丹影:“干脆把你妈送到敬老院里吧,让你妻子清闲一点,你作为一个养子,也算尽心了。”丹影说:“我不忍心,正因为我是养子,更不能那样做。”几句话说得文友们心服口服,从此都对丹影两口子刮目相看。丹影的养舅也夸小兰把养母照看得好,说原来他们曾担心妹妹晚年受罪,没想到他俩是那样的孝顺,像养母这样的病,如果在乡下早就没有人了。他还说,将来送养母上山时,他要亲自给丹影、小兰披红,他还没见过这么孝顺的儿子儿媳!可惜那个养舅2007年秋就病故了,倒是丹影披麻戴孝把他送上了山。

  2008年农历正月初三,从南山寺坪传来不幸的消息,丹影80多岁的岳父病倒在床,已几天汤水未进了。丹影、小兰预感情况不妙,匆匆带上两个孩子去探望。到了下午,老人病情加重,小兰便留下照看父亲,督促丹影和孩子返回,照看家里的养母。初四凌晨噩耗传来,岳父走了。丹影急得等不到天明,找人来家里照看养母,匆忙赶到寺坪去看岳父最后一眼,没想到还是错过了入殓时间,让丹影终生内疚、遗憾。把岳父送上山后,丹影让小兰留下来陪伴80多岁的岳母,小兰却说要和丹影一块回家,对几个留她的姐姐说:“咱妈还有你们几个陪伴,大过年的,我家里娃他婆还不知怎样了?”说完擦着眼泪掉头就走,惹得母亲哭哭泣泣地送了她很远。

  2009年夏天,80岁的李辫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丹影夫妇按照马炉乡俗,郑重其事地操办了养母的丧事,把她与养父刘西有合葬在一起。

  7年时间,对于一个卧病在床的人来说,是漫长的,对于侍候卧病在床的人来说,更是艰难的。在这漫长的7年里,养母得到了人生的最高礼遇;在这艰难的7年里,小兰由一个青春靓丽的少妇变成了一位又瘦又黑的小老太太……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