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商洛人新闻

5年走了100万公里的乡邮员

5年走了100万公里的乡邮员

2013-08-15 10:56:39

来源:

分发报纸

  韩存劳,一位朴实敦厚执着的汉子,凭着他对邮政事业的赤诚和热爱,5年来奔走在三要、高耀两镇31个村的山山水水之间,栉风沐雨,风雨兼程,将一份份报刊、邮件、包裹及时准确地送到了老百姓的手中,深受老百姓的爱戴。5年间,他累计奔走100多万公里,投递报刊16万多份、邮件2万多件,韩存劳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美丽的绿色天使之歌。

  风雨无阻乡村情

  2009年8月,已过不惑之年的韩存劳被聘用到洛南县三要镇邮政支局任一名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当时,韩存劳的母亲年过七旬,体弱多病,而妻子又一直身体不好,两个女儿还在上学,亲戚朋友都劝韩存劳不要干这份工作,都说这工作太辛苦、待遇低,挣不了几个钱。但韩存劳却说,自己喜欢这份工作,挣多挣少无所谓,自己一定要干这份工作,一定要为三要、高耀的父老乡亲搞好服务,让他们在第一时间看到报刊、收到信件和包裹。

  上班后,韩存劳负责三要镇、原高耀乡、王岭乡三个乡镇的报刊、邮件及包裹的投递工作,每天往返行程超过70公里,日平均投递量超过60公斤。长期以来,由于高耀镇的兰草河、天明村、会仙村山高路远,地处偏僻,致使党报党刊杂志不能及时投递,有时邮寄品投递一周才能到群众的手中,群众们戏谑说:“这日报都成了周报月报,新闻也成了昨日黄花”。为改变过去这一现状,彻底解决偏远乡村投递难问题,韩存劳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勤快,一定要让群众尽快收到信件,看到报刊。

  正是为了心中的这份理念,从此无论是北风凛冽的寒冬,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无论是大雨滂沱的雨季,还是雪花纷纷的冬天。韩存劳每天五点钟准时起床,经过简单洗漱,吃了早餐后,便用摩托车载上提前分好的60多公斤邮寄品,开始一天紧张而忙碌的投递工作,韩存劳像一只辛勤的小蜜蜂一样,奔走在一个个镇村、一家家单位和一户户农家,将一份份带着真情与温暖的报刊、邮件传送到群众手中。每当韩存劳看到农民朋友收到来自天南海北的邮寄品,脸上露出的微笑时,他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在此后的5年间,韩存劳奔走在三要、王岭、高耀这些乡镇的沟沟岔岔,梁梁垴垴,无论是奔腾不息的兰草河畔,还是崇山峻岭的麻万村,或是豫陕交界的天明村,或是蟒岭腹地深处的会仙村,都留下了韩存劳深深的车辙和足迹,悠悠洛河的每一朵浪花,长长山路上的风声雨声涛声,都见证着韩存劳这位乡村邮递员的赤诚和奉献,闪耀着与回映着他的汗水和笑颜。韩存劳用自己的辛勤、细心、热诚与汗水,感动着大山深处的每一个读者、每一个群众,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三要、高耀、王岭这三个乡镇的报刊征订量也从原来的800多份攀升到1100多份,韩存劳摩托车后座上的书报也变得更加沉重起来,韩存劳也从这份沉重里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群众的绿色使者

  乡村邮递员的投递工作不但单调枯燥,更多是孤独与寂寞。韩存劳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奔走在这段熟悉的投递路上,每当他看到豪华的小轿车不时从自己身旁掠过,或者看到绿柳长堤上人们在悠闲地漫步的场景,也曾羡慕过邻家日子的发达,也曾彷徨过、失落过,甚至想放弃这个工作。

  可每想到邮递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总是让韩存劳无法割舍和放弃。他忘不了乡村干部从他手中接过每一份党报党刊,递给他的一条条毛巾、一杯杯热茶、一支支香烟的表情;忘不了洛河畔的那位大娘,收到远在东北的儿子汇来的钱,拉着他的手热泪纵横的情景;忘不了在那次送报途中,摩托车出现故障,修车师傅为他修车而分文未取时憨厚的笑容;忘不了在蟒岭大山深处,乡亲们为他留下的一碗碗农家饭,还有刚出锅的热腾腾的蒸红薯、蒸洋芋。在这长长的绿色邮路上,他深深体会到了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的崇高与光荣。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