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帆的父亲年轻时就对收藏感兴趣,瓷器、书画、古书等各种杂项。父亲的藏品越来越多,家里的钱却越来越少,只好开了一家小小的古董店“以藏养藏”。
杨一帆说:“父亲开店那几天,很心疼自己的藏品,几乎不跟我们说话,在店里时,不停摸摸这个瓷瓶,看看那幅画,每天都很晚才回家。”
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对收藏略知一二,但是并不打算子承父业。
“收藏更多的是对文化的一种感受和传承,我感受过了,就可以了。生活在现在这个社会,还是要有自己的工作,我不想为收藏花光了积蓄,过‘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生活,所以收藏只能当成我的一个业余爱好。”
我是“创二代”
“我觉得自己像是‘藏二代’里的‘创二代’,后者是我现在的生活方式。”张丽媛这样说。
27岁的张丽媛,是乌鲁木齐收藏家协会会员张丛林的女儿。受父亲的影响,她对收藏十分着迷。7岁时,她就开始收藏美少女战士卡片、糖纸、形状各异的小盒子,而父亲收藏的是玉石、像章、邮票,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收藏更专注于玉石收藏。
初中开始,张丽媛就帮父亲看店。一位福建人进店把一袋玉石在她面前一字排开。她被一个黄、黑、白三色,雕有钟馗刺蝠的手把件吸引住。当时福建雕工大家不怎么认同,人们也更倾向于纯净的玉石,她却大着胆子花2000元收下。待父亲回家后,张丽媛把这件玉把件拿出来,准备接受父亲训斥。“没想到父亲一看就说,我收了个小宝贝,这是一个福禄寿。”当天下午,这个把件就被人花8000元买走。
旅游专业出身的张丽媛毕业后做了一年导游,2008年,她带团去可可托海,到富蕴县后,她就一门心思往奇石摊位前钻,30元的芙蓉水晶、小石头,不知不觉身上的工资就全变成了石头。
张丽媛瞒着爸爸干了一件大事。2013年7月23日,她在伊犁开了自己的店面,里面是她积累了十几年的藏品。“把一些藏品处理掉,再用所得资金收入自己更加喜欢的藏品。很多人都说我是‘藏二代’,我压力很大,我想自己开创收藏的道路。”张丽媛说。(乌鲁木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