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故事

一棵野山参2年赚370万

一棵野山参2年赚370万

2012-03-20 14:56:45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供需关系失衡已不是虫草价格猛涨主要因素,游资的身影也在虫草的供应链上若隐若现。“现在哪个开虫草店的,手里不存着几十斤虫草,这能叫囤积吗?我觉得不能。”老王在青岛拥有两家冬虫夏草专卖店,他向记者透露,仅他手中就存有数百万元的冬虫夏草,而如果以目前市场价格折算,这批冬虫夏草的身价就会再涨上十倍。“真正的投资者,都是常年驻扎在拉萨,在每年5月份新虫草上市的价格低点大量买入,然后存到春节前出手,利润最高能到200%。”老王说,现在买卖虫草的分为两路人,一类是大老板、有钱人,拿他的买卖来说,有几个常客,每年都要买上几十万元的虫草自用;另一类就是投资者,他们将冬虫夏草看做股票,新货上市时收货,等待高价时再抛出。

  投资冬虫夏草真的神奇吗?难道不愁买进无法卖出吗?对此老王解释说,冬虫夏草跟一般草药有很大不同,一个是产量少、滋补性能强,另一个就是作假难度大,所以在市场上出货是非常容易的,“如果你进的是田七,想自己出货就很困难,人家要看年份、成色,作没作假;可如果换成冬虫夏草,出货难度不大,多少有点渠道,跟专卖店或药店有联系,就很容易出货。”老王说,这也使得冬虫夏草成为了中药市场里的硬通货,有“中药黄金”的美誉。

  市场影响:中药材炒作走病态之路

  疯狂的不只是冬虫夏草一味药,疯狂的是整个中药材市场。从2010年开始,整个中药材市场都处于一种不安定的亢奋状态当中。从最常见、数量巨大的鹿角草,到传闻连续三年绝产的田七;从处于垄断状态的阿胶,到市场上日渐稀少的东北雪蛤,可以说,随便拿出一样药草来,都可以想想出近几年中药材价格的病态之路。

  东阿阿胶,原本很平常的一味滋补品,如今已经成为了保健品行业中的 “国酒茅台”。2004年前250克装的阿胶价格才卖60元左右,但由于近年来主要原料驴皮资源的日益稀缺和价格上涨,还有工人等成本的上涨,导致阿胶价格上涨。东阿阿胶青岛代理商孙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涨价行动也已经开始了,根据厂家的通知,从3月份开始,东阿阿胶产品零售价还将上调10%左右,250克普通装东阿阿胶一盒零售价将破400元。

  对于近几年的中药材价格暴涨,台东盛大方圆药房的中药师郭师傅对记者表示,将中药材当做商品来炒作本身是不道德的。“中药材跟股票、黄金不一样,这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东西,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如果拿中药材进行炒作,只能是一小部分人获利,大多数人跟着遭殃。”对此,海慈医院中药科郭主任也表示赞成,郭主任表示,中药之所以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格低廉,而现在吃中药治病甚至比吃西药还要贵,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投资渠道 “药市”越来越像“股市”

  资本就像是一条嗜血的鲨鱼,不可能放过如此疯狂的中药市场。从2009年至今,随着股市、楼市的行情转衰,大批资金开始流入中药材市场,炒作之风盛行。“党参高位震荡后市面临选择”这是中药材天地网上的一则普通信息,“高位震荡”、“后市”之类的行业术语,让人一时间仿佛是在浏览股票频道。而该网站甚至还整理出了 “综合200指数”及中药市场大盘走势图等更为专业化的炒作模式。“这个综合200指数是我们家独创的,主要是监测市场上最主要的200种主要中草药价格走向,给投资者作为参考。”该网负责人告诉记者,类似的中药信息网在国内很多,要做大做强,就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这样的信息网也方便了如老王之类的投资者。“我现在主要是通过信息网获取药价变化,然后打电话给安国的药栈,可以买现货也可以买期货,当地的药店同时负责给我们这些会员出货,整个过程跟做黄金差不多。”老王说,跟一般的投资品最大的不同是,做药材买卖,是“做空不做多”,“什么东西稀缺了,出了问题了,比如说查出假药了、产地受灾了,我们就盯着进货,过不了多久肯定价格大涨。”用老王的话来讲,这更像是在投机,而不是在投资。

  • 相关阅读
  • 何国庆 收藏历史的慈善家

      有人收藏古玩字画,有人收藏明清家具,也有人收藏当代艺术,不过在慈济做“义工”的何国庆先生和以上的藏家都不一样,他有自己独特的收藏观——收藏历史。  1947年,何国庆在天府之国四川...

    时间:03-20
  • 宋庄艺术家筹集善款爱心大接力

      通州宋庄画家周一斌正在筹备一场特殊的艺术展。说这场展览特殊,倒不是出于艺术上的缘故,而是因为其办展的初衷。“我是想通过办展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周一斌说。  原来,今年43岁的...

    时间:03-20
  • 德州实木王6年收藏近二百古车轮

    喜欢收藏的人都会对一种自己喜爱的物品进行收藏,例如打火机、邮票、钱币等等。素有“德州实木王”之称的王贵良也有自己独特的收藏爱好,6年的时间,他收藏近200个大小不一的古代木质车轮。 ...

    时间:03-20
  • 玉雕圈有张洋面孔 战地记者变爱玉顽童

      苏州的玉雕在业内颇有名气,这不,连外国人都慕名而来。  英国人安德鲁:“‘班门弄斧’,因为我是西方人,在中国学习雕刻,我觉得这个成语当然适合我。”  美滋滋拿着一手打造并自己命...

    时间:03-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