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徐霞客有种崇拜,对黄果树瀑布有种向往。领略了旅行家徐霞客和《西游记》唐僧师徒的“穿越”,对黄果树瀑布的向往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
其实黄果树瀑布留给我的最初印象是“黄果树”牌香烟。我的童年时代,喜欢收集香烟盒玩,这其中,“黄果树”牌香烟以气势磅礴的黄果树大瀑布为商标图案,加之印刷精美,实在让我爱不释手。后来读小学时偶得一枚普票,上面就是黄果树瀑布,爱它喜它,成了日后我集邮的启蒙。正是通过小小烟标和邮票,方初步了解了黄果树瀑布。然而童年的黄果树对于我来说更多则是一组抽象的数据以及那图片中四季飞落似乎永远也不干涸的滚滚飞流,最近有幸,我与她来了次亲密的接触。
穿越黄果树瀑布
因了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介绍了中华第一瀑,从此黄果树大瀑布名闻九州四海。而无论上世纪80年代版《西游记》还是张纪中版《西游记》,都把黄果树瀑布作为核心拍摄基地,可见该瀑布的“魅力”。
位于贵州省西南的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微博)》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几度凭栏观不厌,爱他清白可盟心”是清代黄培杰心中的黄果树瀑布,这也是我们的神往。
经过刘海粟题写的“黄果树”镶嵌的仿古牌坊,穿过古老的半边街,就来到黄果树瀑布景区门口。
进入景区,首先来到的是盆景园,奇石、花卉、小桥、流水,亭榭点缀其间,和谐自然,美不胜收。走出盆景园,顺着山势,拾级而下,不知不觉方才发现自己身在半山崖头,身旁是郁郁葱葱随风婆娑的水竹林。因为树木遮挡,还看不到瀑布的样子。又走了一阵,终于听见轰隆隆的水声,但还没有瀑布的影子,每个人都知道,瀑布就在前面一片浓密的树丛后面了。游客们此刻都加快脚步,想快一点看到瀑布。
渐渐,远远随风传来一阵哗哗水声,渐近渐响,仿佛千军万马呼啸而来,又像交响乐的高潮渐到。呵,远处的山腰上,如千尺白练悬挂的不正是黄果树瀑布么?
屹立岩头,遥望对面山崖上的大瀑布,白色的瀑布就像绿色的舞台上一群舞女身穿的白色长裙,随着舞曲,摆动摇曳。也像墨绿的画板当中用毛笔画上一束束白色的笔墨。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瀑布于其中,仿佛仙女下凡。
前方不远处,有一小巧的观瀑亭,上书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不错,这正是黄果树大瀑布的真实写照。站在观瀑亭上—据说这里是眺望大瀑布的最佳位置,想当年,徐霞客一路翻山越岭来到此地,站在观瀑亭小憩,深为黄果树大瀑布的雄伟气势所折服,却因大瀑布“令人可望而不可即也”而为憾事,然而今天,游人已经可以沿着山间的石梯小道畅游整个瀑布。
往前,瀑布的响声越来越大,空气越来越湿润,越来越清凉。公元1638年,徐霞客在考察大瀑布后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黄果树瀑布高77.8米,宽101米,是世界上唯一可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向外听、观、摸的瀑布,围绕着黄果树瀑布,四周有七个观瀑台,横看侧看各有奇趣。
瀑布泻落在深潭中,但见白浪翻滚,水雾升腾。击起的水花和撞击在岩石上产生的飞沫,形成了细小水滴、雾气一起散落在其周围,笼罩着整个山谷,置身这雨雾的世界,真是感觉置身世外桃源……观瀑台的石阶路、护栏,全是湿漉漉的。我们穿着简易的雨衣,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脸庞,打湿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携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同行的朋友介绍,这里负离子丰富,呼吸呼吸会很健康,深呼吸,果然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