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凝望着正对面的黄果树瀑布,忘记身畔穿梭的游人,巨大的水声在我耳里却是悄然。青山翠谷,激流飞瀑。我的思绪是瀑布冲击山岩飞溅出的水珠,在重重水雾中起伏;我的心情是瀑布对面山坡生长着的小草,在暖暖滋润里舒展……
凭吊徐霞客
我独自来到树丛中的徐霞客石像前,凭吊这位我国古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游家。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崇祯十一年 (公元1638年)三月,徐霞客经庆远府、河池、南丹进入贵州,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黔西南之行。四月中旬,徐霞客在旅途中第三次遇盗。他的路费被所雇挑夫偷走,“穷途之中,屡遭拐窃”,心情之沮丧可想而知。四月二十三日,在历经艰险跋涉后,他终于见到了白水河瀑布(即今天的黄果树大瀑布),面对气势恢弘的大瀑布,他不禁赞叹道:“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悚。”“天下第一瀑”的美誉,黄果树瀑布当之无愧。感谢这位地理学家,正是他的妙笔,从此黄果树大瀑布名扬天下。
站在徐霞客石像前,仰望对岸的大瀑布,树林里时隐时现的山道中,游人不时经过。回想三百余年前,古人探幽之险峻艰难,方觉世事变幻沧桑。当代人类工程技术手段早已将古人视为“天堑”所“不可即”之处演变成了通途,山崖上甚至还修有电动大扶梯代步,为来自都市的旅客尽扫爬坡上坎的劳累。树林中交错的电线以及远处黄果树寨子中挤挤挨挨的水泥砖房,已经给这个当年人迹罕至、荆棘丛生的深山幽谷打上了现代文明的烙印,眼前穿越千年时空,亘古不变的只有依然清澈见底、生生不息的白水河。
天生一个水帘洞
空气中的水气越来越浓,似乎在下着毛毛雨的感觉。我们静听着眼前大自然的协奏曲,一边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知不觉中,衣服都被润湿了,我们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进入了瀑布中央—水帘洞。
水帘洞是个大型岩溶洞,有一百多米长,洞内有彩灯装点,地面铺设水磨砂岩砖。俯身钻入洞中,头顶洞外大瀑布以飞泻千里的气势撞击岩壁,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洞内不时有水珠滴滴答答地飞溅在石钟乳、石花上,水花四射。缓步洞天福地,细细品味着“曲径通幽”的意境,眼前突然又豁然明亮,原来前面就是水帘洞的洞窗。凑在一个巨大的洞窗前,岩壁上赫然书有“水帘洞”三个朱色大字,一看落款,乃是著名的美术家刘海粟大师所题。站在洞窗前,手探洞外飞泻的激流,不免心惊神悚。然此时才真正触摸到大瀑布,感受到那咆哮“长河为我从天降”之气势,探头望望洞外银花乱溅的犀牛潭,但见白水河翻滚如潮。
我们感受着夏日洞内清凉的同时,想象着《西游记》中美猴王在这水帘洞中的嬉戏场景,不禁佩服拍摄导演的艺术魅力。从洞中往外看,浑身有点打颤,不觉中想起了李白的那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岩溶瀑布博物馆
白水河勇敢前行于黔西南的崇山峻岭间,每一处阻碍,多一个急弯;每一次跌落,多一道瀑布,一串风景,一江清波。白水河自上游而下,形成了以黄果树瀑布为核心,在上游和下游20公里的河段上的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二道沟瀑布、陡坡塘瀑布、黄果树大瀑布、螺丝滩瀑布、银链缀瀑布等18个瀑布。
有一份考察报告说:纵观世界名瀑林立,像黄果树如此集中而姿态各异的瀑布群,则为我国黄果树所独有。黄果树瀑布群由于分布在岩溶洞穴、明河暗湖,构成“瀑布成群、洞穴成串、星潭棋布、奇峰汇聚”的世界罕见自然景区。它位于镇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有多处古迹,民间建筑奇特,民族风情浓厚。人们说:“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有石头城。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