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记者看到在墓冢的顶上竟然长着一棵高大的果树。据了解,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人们是不会在墓地的上方种植果树的,但是这里为何会有一棵自然生长的果树,不得而知。一同前来的当地人告诉记者,本地有个美好的传说,说黄果树是诸葛亮的妻子幻化而成,在丈夫的墓上,为他遮风挡雨,庇护着他。
武侯墓的千年古树虽然透着仙风道骨,但却丝毫透不出埋藏了宝藏的痕迹。
武侯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武侯墓千年来从未被盗过。专家普遍认为,诸葛亮为人刚正不阿、智慧超凡,故人们为了尊重他,不愿打扰他安息。但也有说因为诸葛一生颇为清廉,临终时给后主刘禅的上书中说他只有薄田数亩,以养家中老小,所以不少人认为他的墓没有什么值得盗的东西。
三国名将亡故后多“身首异处”
诸葛亮葬于勉县定军山无争议
至今为止,三国时期的多员大将葬身地众说纷纭,许多三国人物的墓地位置都没有确凿证据,史学界也尚存不同看法,传说中不少人物死后“身首异处”,他们的庙祠也不止一处。
致力于研究三国文化的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教授梁中效认为,汉中是诸葛亮战斗的热土,是诸葛亮长眠的圣地。诸葛亮27岁出山时,已在《隆中对》中注意到汉中的重要性。在他规划的“三分蓝图”中,汉中是三分天下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十年后,37岁的诸葛亮运粮调兵,全力支持刘备争夺汉中,刘备称王,鼎立势成,这是三分天下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诸葛亮完成了由一介书生走向政治家的历程;十年之后,47岁的诸葛亮驻兵汉中,出师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天下三分走向天下一统的标志性事件,诸葛亮完成了由政治家走向军事家、外交家、思想家的历程。
由此看来,诸葛亮一生中最关键、最重要、最辉煌的篇章,是在汉中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书写的;三国历史由天下大乱到天下三分,再到天下一统的过程中,最动情、最智慧、最悲壮的场面,也是由诸葛亮与刘备等人在汉中完成的。
另外,汉中在全国三国文化史上至少有十个“唯一”:定军山是三国文化第一山、武侯墓是全国唯一的武侯墓、武侯祠是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勉县黄沙的制木牛流马处是全国唯一的制木牛流马遗迹等。因此,汉中是当之无愧的三国文化圣地。
据勉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张建鸿介绍,诸葛亮到底葬于何处,历史上说法甚多,原来有说法叫“两墓八祠”,但史学界公认的诸葛亮真墓所在地是汉中勉县的这一处,根据有两点,一是诸葛亮生前曾有遗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葬汉中定军山下,以励后人,不忘北伐。”二是《三国志》中有记载:“亮死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
前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曾在武侯墓视察时称,诸葛亮生前在这里活动多年,死后又葬在这里,武侯墓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并建议当地把诸葛亮在这里活动的有关文物、史料和全国评价、赞扬诸葛亮的名人字画收集起来,供中外游客参观。文/图记者张松
相关阅读
两墓八祠
据悉,现存诸葛亮墓有两处,一个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一个在四川成都。传说全国共有八处武侯祠,分别在湖北襄樊古隆中、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肃礼县祁山堡武侯祠、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和勉县武侯祠。汉中勉县的武侯祠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263年),是全国修建最早的武侯祠,也是唯一由蜀后主刘禅下诏修建的,比成都武侯祠早建41年,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