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近世岭南画人的长卷,“二高一陈”是人们无法忽视的一组名字。它如同一颗耀眼的启明星,划破了晚清死气沉沉的画坛夜幕,开创了一个属于“新国画”的时代。
“二高一陈”,指岭南画派三位创始人:高剑父(1879-1951)、高奇峰(1889-1933)和陈树人(1884-1948)。他们拥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与艺术理想:早年深受岭南画家居廉熏陶,继而游学东瀛,投身辛亥革命;他们共同倡导“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探索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新国画”,充分调动传媒与教育的力量,为岭南美术界培养出一批革新性的艺术人才,影响岭南画坛超过半个世纪,在中国美术界亦有相当的声誉。“二高一陈”开启了现代美术的风气之先,堪称岭南现代美术的“一代宗师”。
回顾“二高一陈”的人生传奇,其魄力之充沛、思维之宏博、阅历之庞杂,仍然让人叹为观止。然而,他们的艺术人生又是如此时乖命蹇:动荡的时局、频仍的战乱,让他们艺术实验多归浅尝辄止;他们曾经拥有大量的追随者,而生前身后却未能逃避被讥议的命运;就连他们自身的艺术理念,也因充满嬗变、矛盾和惶惑而变得一言难尽。尽管如此,他们变革国画的追求,仍然好比一道激流,义无反顾,一往直前。正如高剑父所言,艺术只有“永远地革命、永远地创作”,才能实现“永远地进化”。
或许,历史并未给“二高一陈”留下太多的时间沉淀,却让他们找到了国画的另一种可能性。当我们越过历史的急流险滩,回顾岭南画派创始人的遗踪时,不难发现:他们已将自己的一生,深深扎根在岭南这片开放和革命的热土里;而他们走过的道路,也正与吾土吾民的百年命运休戚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