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视角

镇安:美丽乡村看桂林

镇安:美丽乡村看桂林

2013-09-27 09:08:17

  商洛日报讯(张晶)桂林,地处镇安西部边陲80多公里的大山深处,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近几年却因自身绝佳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伴随辖区木王山景区的开发开放而名声鹊起。突出“生态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弘扬生态文化、提升文明素质、建设宜居乡村”,构建“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避暑胜地,养生天堂”,桂林村在打造秦岭美丽乡村中的这种定位和举措着实让其锦上添花,令人刮目相看。

  桂林村辖78033亩,人口仅有297户1006人,山大人稀,客观造就了境内的原生态,尤其是前多年的退耕还林和近几年镇村扎实推行的“禁伐、禁牧、禁猎、禁采、禁渔”保护措施让这里的生态环境变成人间仙境。辖区森林覆盖率达98.3%,负氧离子浓度达到5万个/cm3,境内无一家消耗资源和污染企业,空气清新湿润,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这里平均气温12.5℃,尤其是夏季平均只有23.4℃,5至8月桂林成了城里人首选的避暑胜地。境内生长着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树种30余种,栖息着羚牛等国家保护动物10余种,有“植物的世界、动物的王国”之美称。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木王山景区浓缩秦岭旅游资源的精华,以林海、杜鹃和奇峰、怪石为主,融林、花、峰、石、水、洞、景为一体,集雄、奇、秀、险、野、幽于一身,分为鹰嘴峰、四海坪、双头马、茨沟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风景资源的质量等级符合国家一级标准,有“万象森列、天开画卷”之美誉。与此同时,村上借助木王山景区旅游,还积极开发了白玉盘、龟背经书、太山庙、玉皇庙等景点,根据游客需要,包装打造了采摘园、体验园,利用高山冷水资源招商引资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水域面积的虹鳟鱼和中华鲟养殖馆,让游客在欣赏山水的同时,体验人与生物及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围绕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狠抓旅游接待设施。在县、镇的大力扶持下,桂林村优先解决了县城经云盖寺镇到桂林和县城经木王到桂林的两条旅游班线,乡村公路或硬化或砂石化,形成了完善、合理、便捷、畅通的乡村公路体系。加强水源地封闭保护,制作保护宣传碑3块,修建大型蓄水池2个,沉淀池1个,检查井4个,铺设管道5000多米,保证了居民及游客饮水方便安全,电力、通讯、电视、医疗等设施得到全面改造升级。县上投资3亿多元在该村建成了占地17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有9座建筑风格各具特色的欣源国际度假山庄,融自然、文化、艺术三位一体,与周围自然风光、河流水景相协调,内设餐饮、客房、会议室、KTV、网球、健身房等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成为旅游、度假、休闲、商务的主体接待区。镇村高标准建设两处移民点,在童家湾、镇政府周围建成以吃、住、停车、娱乐、体验为主的农家乐群,发展地方特色农家乐32家,其中星级26户,日接待游客1000多人,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游客需要。他们对村内的800米旅游主干线和6000米支干道进行了路旁绿化,安装亮化路灯110盏,对沿线70多户农户集中开展了“五改四通三建二清理一美化”工程,形成了“花坛绕房,青瓦灰墙,窗明屋亮,绿树掩映”的生态村庄,并建成了1076平方米的童家湾休闲娱乐广场。他们还坚持建管并举的办法,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起了容量5000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2处封闭式垃圾中转站,为每户农户配设了垃圾桶,投放垃圾转运车2台,配设了6名保洁员、清运工,与农户签订了“文明公约”“卫生四包”等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卫生考评、奖惩等长效机制,实行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处理”的运作模式,使景区周围常年保持干净卫生、整齐舒适,与美丽风景相得益彰,深受游客好评。

  “棒棒米,棒棒面,吃完再用棒棒换”,这是过去对桂林人依山靠山,依林吃林生活方式的形象写照。如今,精明的桂林人已从骨子里换了观念,抓住机遇,做起了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围绕旅游兴生态产业,办二三产业。近两年,村上在巩固抓好4440亩板栗的基础上,利用广袤肥沃的林下资源,发展中药材猪苓4万多平方米,仅此一项,两年后就可实现2000多万元的产值。村上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发展会员32人,全村从业人员达140多人,仅此项人均年收入就过万元。今年,他们还从四川大凉山调运回“五谷之王”“降三高(血压、血糖、血脂)”,在市场掀起苦荞热的黑苦荞600公斤,试种获得成功,产量达9000多公斤,明年计划种植苦荞1000亩。目前,村上已成立了苦荞生产加工合作社,发展协会成员90多人,申请注册了“木王山”商标,建起了加工厂,以开发苦荞茶、苦荞面等系列产品为主,兼顾当地农林产品加工的旅游商品近日即可上市,既填补了当地无旅游产品的空白,又为农户拓宽了增收渠道。到去年年底,桂林村以乡村旅游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40多元。

  如今,桂林人靠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腰包鼓起来,而且群众的保健意识、生活方式、文明观念、文化素质也与外界,特别在与游客的接触、接待上发生了根本转变,公众安全感和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得到极大提升。村上成立了民间艺术演出团,自发成立了健身秧歌队,唱山歌、敲渔鼓、办篝火晚会,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文化娱乐活动。“赏山水美景,观田园风光,品民俗风情,吃乡村土菜,住农家小院”的桂林乡村游渐成气候。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9个月,累计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当地从事旅游业的人数占到总劳动力的一半以上,直接或间接的收入达820万元。去年,该村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商洛市生态环保重点村”“商洛市卫生村”。

  • 相关阅读
  • 商南柳树湾太空莲成乡村游亮点

      商洛日报讯(柯曾峰 胡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江南风光最近在商南县过风楼镇柳树村得到重现。该村今年引进100亩太空莲试种喜获成...

    时间:09-23
  • 商南任家沟“美丽乡村”建设从垃圾污水抓起

      商洛日报讯(李治军)“垃圾倒入广场边的垃圾收集站,不收费,开始不习惯,现在都习惯了。”9月10日,在商南县城关镇任家沟村,正在自家院落里摘花生的村民程有礼向笔者介绍。商南县在“秦岭美丽乡...

    时间:09-17
  • 西安广播电视台为乡村的孩子们插上音乐的翅膀

    同学们正在接受捐赠的吉他  为圆农村孩子的音乐梦想。9月13日上午,西安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携手爱心企业来到周至县翠峰新联初级中学,为这里的孩子们送去了钢琴、吉他、竖笛等音乐器材。  9月13日上午10时,在...

    时间:09-16
  • 《乡村爱情7》编剧剧透:长贵牺牲了 大脚又成了寡妇

      中国最具实力的农村题材影视编剧张继,4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刚刚从沈阳军区电视艺术中心回归家乡山东的张继,最近佳作连连,由他编剧的《女人进城》将于9月10日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开播,由他编剧、赵本山领衔...

    时间:09-06
  • 山阳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商洛日报讯(徐世旺 刘文锋)山阳县把新农村建设机遇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全力打造“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硬化”的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秦岭美丽乡村。  该县依托村情实际和资源优势,...

    时间:08-30
  • 镇安:乡村广场舞 快乐新生活

      商洛日报讯(惠晓丽)每当晨曦初露或夜幕降临,走进镇安县永乐镇县河、干佑河、午峪沿线的村庄院落、村级活动广场,随处可见群众迈着轻盈的步伐,在欢快的乐曲中跳着广场舞,成为时下农村的一道风景。  为了满足...

    时间:08-28
  • 商南逆流河畔的美丽乡村

      商洛日报讯(张晓青)人常说大河向东流,然而在商南县青山镇境内却有一条从头到尾涓涓向西的青山河。青山河水源于镇内草荐村的响潭沟垴,流经草荐、上河、青山、花园、白龙五村,最终汇入过风楼镇青山河村的丹江...

    时间:08-21
  • 报告称中国近60万网店来自乡村 网购改变农村面貌

      当电子商务改变城市人的消费习惯和零售业格局时,中国农村的面貌也在网购大潮中不断改变。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研究中心13日发布最新的“淘宝村”研究报告称,截至2012年底淘宝、天猫平台上注...

    时间:08-14
  • 柞水石瓮镇唱响乡村好声音

      商洛日报讯(李茜 邢嫄)8月9日,石瓮镇石瓮子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叶家湾村举办了“美丽乡村、幸福放歌叶家湾文化大院妇女儿童卡拉OK大赛”,让留守妇女儿童在文化活动中唱主角,反映美丽农村新变化,以好...

    时间:08-14
  • 柞水启动“秦岭美丽乡村”建设

      商洛日报讯(周晓砾 郭伦博)柞水日前启动东甘沟村、石瓮村、凤街社区、马房子村、朱家湾村等5个“秦岭美丽乡村”示范点创建工作。这标志着该县以田园风貌、生态休闲、民俗风情、农业体验、运动养生、产...

    时间:08-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