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雷超锋 张希锋)从市级“创业明星”到省妇联巾帼创业示范点、大学生创业园;从成立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到设立镇办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创建创业示范园;从成立专业合作社到建成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创业服务网络全覆盖。在一大批“创业能人”的示范带动下,商州区7000余名农民工回乡创业,3700多人成功致富,扶持创业人员创办经济实体2746个,带动就业2.47万人,全区劳务产业逐步实现由输出型向回乡创业型转变,为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推动:10万人创收10亿元
按照“组织化输出、就地化转移、自主化创业”的思路,商州区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抓培训促创业,抓创业促就业,建立全方位创业服务体系。通过在回乡农民工中培养一批“创业能人”,创办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带动和吸纳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保护和调动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推进全民创业,使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回乡创业人数保持持续增多的良好态势。全区在外务工人员稳定在10万人以上,年创劳务收入10亿元以上。
区上将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政策作为促进创业的有效保障,先后出台《关于切实做好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商州区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鼓励引导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全面落实促进农民工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在税收减免、小贷服务、密集型企业申报、进城落户等方面享受与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同等优惠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创业培训,研究制定《商州区培训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在培训资源整合、培训资金统筹、培训补贴标准、培训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把有创业意愿的回乡农民工作为创业培训重点,采取集中授课与参观学习相结合,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的实用性、趣味性。聘请成功创业人员担任培训教师,现身说法,激发学员的创业热情。以区培训中心为主,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培训,使有创业意愿的人员都能接受培训。组织农民工赴创业园区、创业博览会进行学习及项目考察推介,50余名回乡农民工连续参加了三届中国(西安)创业项目博览会。2011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创业培训班44期,培训学员1071人,其中农民工697人,经培训后实现自主创业900余人,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7928人。通过营造创业环境、树立创业典型、推广创业经验、推荐创业精英、构建交流平台,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了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资金扶持:解决创业者燃眉之急
为破解创业资金短缺难题,区上多方筹措1350万元充实担保基金,最大限度满足创业者资金需求,先后与各级金融机构合作,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服务。三年累计投放小额担保贷款2.72亿元,扶持4626人,使3711名农民工回乡成功创业。扶持回乡农民工房晓波投资75万元建成天泰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年收入达15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500余户从事养殖业,就近就业1000余人,被评为市级“创业明星”。扶持下岗职工冯湘投资102万元建成冯湘虫子鸡场,生产的虫子鸡蛋经农业部、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产品,该养鸡场被评为省妇联巾帼创业示范点。扶持大学生陈宏投资64万元创建深雅门业,带动成立大学生创业园。
围绕创业型县区创建,强化典型示范引导,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完善充实创业资源项目库,帮助创业者选准项目,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创业服务网络全覆盖。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板块为重点,扶持创建田野新型农业公司、东昌养殖场、绿康源醋厂等农业创业示范园,宁国东翔耐磨材料厂、林强电缆等工业创业示范园和蟒龙峪、张峪沟的农家乐,商贸大厦、文卫路创业一条街等物流服务业创业示范园。截至目前,创建各类创业示范园24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就业基地6个,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区17个,大学生创业园区1个,10家园区被认定为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享受国家财政贴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