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视角

爱在菜园飘香时

爱在菜园飘香时

2014-06-17 10:05:47

——记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月芳


  商洛日报(李 琳)杨月芳是洛南县城关镇农技站的一名普通农技干部,她38年如一日,坚持奋战在农业科技生产第一线。她倾注全部精力,潜心钻研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让城关镇东河农民的大棚蔬菜2008年人均收入就达到8263元,居全市1700多个村之首。目前,已带动、指导尖角村发展日光温室设施蔬菜400多亩,仅蔬菜一项年产值就达1020万元,菜农户均增收2万多元……
  出身农家的杨月芳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76年被推荐为一名农技员后,她每年主动承担10多个试验项目,还把娘家4亩责任田用来做实验,经过连续5年的反复试验,她指导的试验田平均粮食亩产增加80多公斤,使乡亲们的温饱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
  洛南县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杨月芳算是“第一功臣”。1995年初冬,她只身到山东寿光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半年,回来后她在尖角村东河组建了两个蔬菜大棚,给群众耐心讲解大棚蔬菜的优势。2000年6月,镇上派杨月芳到尖角村东河组包抓30座集中连片日光温室示范点建设,她就白天在田间地头搞规划,调地块,晚上进门入户动员村民,经过120天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终于在全县率先建起了35座集中连片日光温室,为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树立了样板。
  设施蔬菜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稍有失误将会给菜农们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冬茬菜育苗的关键时期,为了使每一位菜农都育出健壮的苗子,实现稳产高产,杨月芳晚上加班备课,白天搞培训。对于接受能力差的菜农,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示范,直至其完全掌握为止。东坪组菜农张存生因经常出诊给群众的家畜看病,耽误了嫁接时间,眼看黄瓜苗子面临减产减收。情急之下,杨月芳就蹲在张存生的棚里,用整整两天时间嫁接了2400苗黄瓜,并亲自动手管理苗床,嫁接的菜苗成活率达98%以上,确保了农户这茬菜的增产增收。
  2003年8月28日,特大洪水给尖角村的54座日光温室、33个大拱棚造成巨大损失。第二天一早,杨月芳不顾水涨流急,涉险过河,直奔菜地,一方面为菜农“打气”,一方面组织菜农排积水、清淤泥。东坪组菜农刘新劳,年初投入3000元新建的大棚被洪水冲毁了,他心灰意冷,抱头痛哭。为了使他尽快重建大棚,杨月芳垫付了2640元帮他重新建起了近千平方米的两个大棚,刘新劳动情地说:“你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呀。”
  2009年1月一天下午,她获悉“晚间有大风降温”的天气预警信息,立刻想到菜农的菜苗可能被冻坏,温室的骨架有被大风摧毁的危险。她急忙给孩子留了张纸条和饭钱,顾不上加一件厚衣服,便骑上自行车匆匆出门。到了村上,已近傍晚,她逐棚逐户检查,指导菜农支起立柱,加固骨架,在大棚内外采取升温保温措施。夜深了,大风来袭,一座座大棚在寒风中纹丝不动。“多亏了月芳姐,要不咱这棚可真就毁了!”已经被汗水浸湿的衣服让她冷得直打寒颤,可是看着菜苗犹如在襁褓中的婴儿安然无恙,她浑身立刻暖和起来。当晚她回到家里时,整个村子的人都早已经酣然入睡。
  2011年4月28日,商洛市总工会和洛南县委、县政府举行隆重仪式,热烈欢送全市唯一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月芳赴省受奖。
  去年元旦,已退休的她突然接到一个菜农焦急的电话,说菜苗发病,有大面积蔓延趋势。杨月芳二话没说,撂下碗筷就要走,丈夫生气地说:“你都退休了,还扑去弄啥啊?”“我是一名农技干部,一名党员,只要农民需要,我就要尽这份责任。”由于她及时采取措施,尖角村东坪组张平家的菜苗化险为夷,免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相关阅读
  • 为群众做事最幸福

    ——记全国双学双比先进个人、省优秀共产党员李彩凤 商洛日报 雷超锋 郗 湛 张希锋  14年,说长也短,似乎昨天才上任村书记,有太多的事还正在努力;   14年,说慢也快,曾经的小树苗已长成一棵棵大...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