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视角

畜牧战线的老黄牛

畜牧战线的老黄牛

2014-06-23 11:42:21

——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榜


  商洛日报(刘雪黎)1981年,陕西省畜禽品种资源普查工作开始,张榜作为商洛地区普查队队长,带领队员翻山越岭,深入偏僻乡村,开始了对“秦巴山区黄牛”“陕南白山羊”等地方品种的实地调查,拿到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那年他27岁。随后,由他参编出版的《秦巴山区家畜家禽及经济动物品种志》荣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痴情于商洛的畜牧事业。30多年来,真情为农,不离不弃,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商洛畜牧战线的“老黄牛”。
  他有一股钻劲,破解着一个个技术难题。30多年来,他始终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结合生产苦钻研。2003年在商州实施了“用前列腺素诱导母牛发情”的试验研究,一次性发情率达到67%;此后他又在洛南、商州开展了“孕激素诱导母羊发情”试验研究,发情率达到62%,受胎率达到45%。2004年,在全市开展“提高母羊人工授精受胎率”的试验研究工作,经过对1089只受配母羊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母羊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解决了母羊受胎率不高的难题。2008年和2010年,由他争取立项的“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免疫试验研究”和“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免疫消长规律试验研究”课题,有效地解决了三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互扰”问题。他勤思好学,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5篇。
  他用一股干劲,满足着群众对技术的渴望。他编印了《动物检疫技术资料汇编》《猪、鸡病防治技术》《瘦肉型猪综合配套技术》《山羊饲养技术》等实用技术资料。经常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培训,为养殖户“手把手”传授技术,现场答疑解惑。为市政协、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市人社局、市科协等部门“双联双建”点和市农广校、市(区)有关职校、各县区举办养殖讲座,多年来累计培训达1.5万余人(次)。
  他的一位同事说,在老百姓眼里,张站长简直就是包治动物百病的大师高手;在同志们眼里,他就是一头“老黄牛”,对工作、对事业从来都有一股永远使不完的劲。30多年来,他深入疫区诊治动物疾病、扑灭动物疫情达300多起。2003年6月,他赴丹凤县棣花镇许家沟村村民詹保民的养猪场,看到10几头大肥猪摆在院里,畜主全家痛哭流涕,他顾不上喝一口水,一口气解剖了4头死猪,当确诊为猪链球菌病后,果断采取紧急注射疫苗和对症治疗措施,保住了86头大肥猪的“生命”。2008年,他在商南县城关镇一养猪场,准确诊断出猪链球菌病,由于处置及时得当,为群众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9年他在镇安县达仁镇准确诊断猪瘟疫情,并坚守疫区,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等措施,很快扑灭了疫情。
  他有一股拼劲,干起工作来总是忘记自己。2005年12月26日,正值隆冬寒天,当他接到洛南县发生鸡大量死亡的疫情报告后,连夜赶赴“疫区”,解剖病鸡10多只,排除了禽流感疫情,消除了“疫情”恐慌。2006年,丹凤县商镇、大峪和山阳县户家塬等地散发口蹄疫,面对严峻的“疫情”,他经常连夜深入疫区,采集病料,第一时间送省上确诊。2007年大年初一,商南县发生鸡新城疫疫情,他带领技术人员连夜奔赴疫区,开展“扑疫”工作。
  2011年3月21日,母亲病重,他本来应该回家接母亲到医院看病,就在这时组织安排他去山阳县查处“瘦肉精”,面对工作与亲情的冲突,他更多地想着群众的健康与安全,毫不犹豫地去了工作现场,正当他在专心工作时,却接到了母亲不幸去世的消息……

  • 相关阅读
  • 农家小院走出的全国人大代表

    ——访洛南县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李玉兰 商洛日报讯(文/图 程 刚 陶继续 杨经纬)当年披红戴花的李玉兰晚年的天伦之乐  提起李玉兰的名字,年纪较大的洛南人都知道,这个女人是劳模,是先进,是两届...

    时间:06-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