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陈英良)洛南法院景村法庭有位善于调解民事纠纷的法官,人们都亲切地称他“老冀”。老冀今年49岁,扎根基层近30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他最善于做农村群众的思想工作,曾获得“调解能手”称号,立过三等功。
这天清晨,老冀和同事们刚到办公室,张某没等人开口,已泣不成声,情绪激动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老冀耐心地倾听着,还不时地安慰着痛苦中的张某。站在门外张某的丈夫王某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气冲冲地跑进来大声嚷嚷,夫妻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
找到问题的原因,老冀语重心长地先劝解王某:“很多赌博酗酒的人,最后落得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例子还少吗?你是司机,应该懂得酒驾的严重后果……听了老冀的肺腑之言,王某暴躁地心情缓解了许多。老冀又心平气和地开导张某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让张某的火气也慢慢地降下来。“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应该换位思考……”老冀深入浅出的话语滋润着双方的心田,他们低头不语。老冀时而劝导,时而倾听,直说得夫妻二人连连点头。临走时,王某拉着老冀的手说:“感谢你,以后我们好好过日子。”老冀开心地笑了。一对闹矛盾的夫妻和好了。
苦口婆心劝解3小时,已是正午12时,吃过饭回到办公室,老冀接到村长电话,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又闹事,老冀和同事们迅速赶到事发地。只见二人相互辱骂,有剑拔弩张之势。老冀立即把双方隔开。原来,李某和杨某因言语不和厮打,造成李某身体受到伤害,李某要求杨某赔偿损失,杨某拒不赔偿。每次调解,一方辩解,另一方反唇相讥,双方有对抗到底之意。在审理期间,双方磨擦不断。老冀顶烈日、冒酷暑一次又一次奔波,了解双方的心思。这次老冀又把双方叫到村办公室,并邀请村组干部参加,“你们冷静地想一想,如果继续闹事加深矛盾冲突,如果造成伤亡,双方就都走上一条不归路,子女谁来抚养,父母谁来赡养……”一番苦口婆心的话语,使双方情绪冷静了许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出调解的意向。在赔偿数额上双方又打起“拉锯战”,老冀不慌不忙,先听他们倾诉,再严正地劝诫,逐渐消除双方的抵触情绪。随后,老冀根据案情,提出合理赔偿方案,双方欣然同意。至此,一起“骨头案”圆满地划上句号。处理了纠纷,已是下午6时,老冀和同事迎着夕阳霞光往回走。
在返回法庭的路上,同事说他认真执着、敢于碰硬。他风趣地说:“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冀常说,干了近30年民事审判工作,最大体会是:要想做好一名基层法官,要有一颗对老百姓真诚的爱心,使法、情、理有机地融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