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影像 > 民生资讯

镇安:西口镇有个优秀调解员

2013-05-09 09:14:03 来源:

去年冬天,郭宏斌(左二)不顾冬天夜间寒冷,加班调解电站施工扰民纠纷。

  商洛日报讯(辛 磊 杨镇宏 赵克健)在镇安县西口回族镇,司法所长郭宏斌凭着对回汉族农民群众的无限深情,十年如一日,奔走在村组调解一线,把调处矛盾、化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己任,这些年共调处矛盾、化解纠纷359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阳光调解”创新措

  2009年3月,郭宏斌针对该镇因原程家、西镇两乡合并,债权债务、土地、林权纠纷等民间矛盾突出的实际,大胆摸索实践,闯出了“阳光调解”的新路子,就是在调解疑难重大矛盾时,邀请县镇人大代表现场监督,执业律师听证,召集相关群众参评,既保证了调解过程中的公正、公开、透明,又确保了调解结果的合理、合法、合情。自开展“阳光调解”以来,西口回族镇先后调解村民疑难重大矛盾纠纷68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2012年3月,这一调解模式引起了县上的高度关注并迅速予以推广。目前,“阳光调解”模式已覆盖全县镇、村及各行业的270多个调委会,使全县群众上访和涉法涉诉案件大大降低。

群众利益无小事

  在长期的调解实践中,郭宏斌认识到,多替弱势群众考虑,坚决维护群众利益,才能更好地做好调解工作。

  2004年春,西口回族镇有一个村进行土地小调整,导致群众多次组织集体上访。当年5月,郭宏斌受镇里委派进驻该村。他主动帮助农户除草、打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从村委、村民小组到农户饭场,从田间地头到家庭宅院,郭宏斌向村组干部讲平安建设、讲和谐社会,向群众讲政策、讲法律……干部被说服了,农户被感动了。在他的真情调解下,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从此,郭宏斌成了村里群众无话不谈的“乡村法官”。

不顾安危为调解

  长期的调解经验告诉郭宏斌,遇到易激化的矛盾纠纷,要雷厉风行敢作敢为;遇到棘手、疑难的纠纷,要依法调解,不怕得罪人;遇到群体性械斗、危险的场面,要敢于挺身而出……这是一个调解员应具备的素质和作风。

  2007年6月的一天,西口回族镇黑沟村村民余某兄弟俩为建房发生纠纷,双方分别纠集亲属100多人参与争执。郭宏斌得知这消息后,立即骑车前往。到达黑沟村,事态已经扩大,双方正手持菜刀、铁锨在激烈打斗,场面已经失控。郭宏斌不顾个人安危,把车子一扔,冲上前去进行制止。经过10多分钟的对话,余某渐渐分心了。见时机成熟,郭宏斌猛扑过去,一把夺下菜刀,并在现场其他村干部的帮助下,将其扭送到派出所。

  待事态稳定后,郭宏斌又转回身来,对纠集来的双方亲友进行说服教育。接着,他又连夜对盖房纠纷进行调解……当事情都已办妥,已是次日凌晨4点多钟,这时郭宏斌才发现自己的胳膀上被划了一条长长的口子,流出来的血液早已凝固了。

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为基层司法人员,面对的问题大多是宅基地纠纷、夫妻离婚、儿女不赡养父母之类“鸡毛蒜皮”的事,而郭宏斌深知,如果这些小事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就会演变为大矛盾。

编辑:苏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