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见习记者 吉文艳 左京)他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他叫赤鹏飞,28岁,现任洛南县巡检镇路街村党支部书记。
奋战在抗洪一线
2010年7月23日,对于担任路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赤鹏飞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天。整个巡检镇从下午4点起就下起大暴雨,到了6点,河水暴涨,山石裹挟着泥沙奔涌而下,随时都有漫过河堤、涌向公路沿岸村民家中的危险。党支部成员商量决定,让赤鹏飞留在办公室待命,其他人一律去河岸巡逻,排查隐患。对于这种优待,赤鹏飞没有接受。“71岁的老者都去河边了,我这20来岁的小伙咋好意思坐到办公室里?”经赤鹏飞力争,他跟着大伙一起冲进了暴雨中。由于河水暴涨威胁着沿岸50来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近150亩的苞谷地,赤鹏飞与其他干部一边在岸边巡逻、抢险,一边安排群众撤离,一忙就忙到了夜里十二点。第二天清晨,雨还是没有要停的意思,河边的防洪设施需要用钢丝捆牢,可买钢丝必须得到镇上。赤鹏飞一听,自告奋勇去镇上买钢丝。他与张会录骑着摩托车、冒着大雨上路了。等到背着4盘钢丝走到村口时,两人发现过河的桥已经被河水冲垮,他俩就背着每盘重100斤的钢丝、推着摩托车淌过湍急的河水。到了下午四五点,赤鹏飞还坚守在抗洪一线。“看娃饿得不行,我就给他带了包方便面,刚拆开包,雨水就灌了进去,成了真正的‘泡面’。”张会录说。打那以后,不管是村委会成员还是村民,从心里真正认可了这位大学生村官。
公正处理群众纠纷
现如今,赤鹏飞走在路街村俨然一位大明星,凡是路过的乡亲都会亲切地喊他一声鹏飞,叫他去家里吃饭、喝水,赤鹏飞也叔、姨地叫个不停。路街村是由竹峪沟、路街等三村合并而成,村民之间因地畔、庄基、树木权属而引发的纠纷很多,弄得村委会班子疲于应付,赤鹏飞之前的好几任村支书都是由于协调不好纠纷而主动辞职的。赤鹏飞上任后主动查找纠纷源,分别到双方家里串门了解情况,常常一坐就是大半晌,将很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赤鹏飞说,“其实村民的纠纷最容易化解,有的人根本不为那一两尺地畔,就是为争一口气,有的只是想找个人诉诉苦,我去听他们倾诉,再从中说和说和,事情就能化解。”曾因出路问题与邻家大打出手,甚至还跟赤鹏飞有过肢体冲突的路方计、路芳娥老两口提起赤鹏飞时说:“虽然我跟鹏飞娃因为出路的事闹得不好,但这娃是好娃,能一碗水端平,我是打心眼里信服。”
2011年夏忙前,村里决定修通村水泥路,这本是路街村发展的好事,由于公路需从有的村民的地头走过,地里的庄稼、核桃树就要被毁掉,便遭到部分群众的阻拦。赤鹏飞跟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大部分群众都同意了,只有一个七八十岁的老者抱着自家的核桃树不松手,并向施工队员喊:“谁敢砍我的树就先把我砍了。”看着老人情绪激动,赤鹏飞先遣散了施工队,把老人从树下请回家,给老人讲了修路的好处以及村里只剩他一家不愿意让路的事实,还向老人倒自己的“苦水”,老者见不得鹏飞受委屈,欣然答应无偿砍树。
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
赤鹏飞年纪虽小,但脑瓜子灵活,对农民如何致富增收有着自己的见解。“巡检镇传统的陈醋由于水质和工艺好,口感上乘,应该进行包装推广;这里气候独特,适宜白皮松种植,而市场又紧缺,可以试种然后推广;巡检的苞谷质优价廉,可以进行深加工,直供商场。”这是赤鹏飞对巡检镇的特色产业进行的规划。为了树立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赤鹏飞帮助村民购买醋瓮、曲等原材料,并给予工艺、包装、营销方面的指导,现在村上已经有近10户酿醋,每瓮醋可为村民带来350元的纯利。为了推广白皮松,赤鹏飞自筹3万元育出4.5万苗白皮松进行试种,第二年他种植的白皮松获利1万元,当时有疑虑的村民也跟着搞起白皮松种植。赤鹏飞说,等这些白皮松见了钱,他会把地和种白皮松的经验、方法无偿转让给村民,帮助村民致富。“村官不能与民争利,我知道种白皮松能挣钱,但我搞这只是为消除乡亲们的疑虑。”赤鹏飞说。大学毕业的王敏哲有意回乡创业,赤鹏飞得知后帮助王敏哲找项目找市场,并帮忙筹集资金,在赤鹏飞的帮助与鼓励下,王敏哲放弃了西安年薪10万的工作,回乡搞起玉米糁加工,并创出了自己的品牌。目前王敏哲的合作社日产玉米糁近千斤,实现从加工到封口到装盒的机械化,产品直供西安等大城市的商场。王敏哲的父亲王露绳提起赤鹏飞时竖起了大拇指:“鹏飞能行啊,多亏了他,我们这合作社才能建起来,搞玉米糁加工成本低、利润大,还轻省,一年比我种十年地挣的钱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