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王新意父子及二叔父向商洛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未获支持,于2013年7月4日再次起诉王根山宅基地超面积。商州区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根山宅基地范围形成于1985年,符合山阳县国土局1991年012号文件规定。“维持山阳县政府做出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决定书》。”2013年12月18日上诉人再次将山阳县政府起诉至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商洛市中院于2014年3月27日做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寄语亲情为重
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李军宏是王根山三兄弟宅基地纠纷一案,在2012年和2014年的两审主审法官。在今年3月27日该案终审判决后的第三天,李军宏亲笔为王新意父亲和二叔父两位老人写下了近1500字的《判后寄语》。
“你们的案子经过我们认真审理,并仔细研究了你们提出的各个诉求和理由,确因于法无据,实难得到支持,希望你们能够理解。人们说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到公平正义’,作为法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深知无论案件大小,都涉及到案件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办理任何一起案件都要做到不偏不倚,居中裁判,丝毫不能有半点马虎,更不能偏袒一方。”
李军宏针对两位老人“祖遗老宅理应三兄弟都有份,为何现在由王根山一人独占的”心结再次做了解释:无论考虑历史还是现实,依据政策还是法律规定,你们提出的分割祖遗房屋、宅基地的主张都不能得到支持。在审理该案时,法院为了化解矛盾,消除隔阂,甚至特意延长审限,多次做调解工作,希望能够化干戈为玉帛。“遗憾的是经过我们多次努力还是未能如愿。”
“2014年7月5日,我家建房的地基刚挖开几米,就被闯入了施工现场的一伙人强行填平了。为首的‘光头’说自己是陈素芬叫来的。说你们没有跟人家说好,谁让你盖房的?”王根山说,8月5日晚,三位陌生人敲开门说儿媳欠他们1000元钱,要求尽快归还。但儿媳表示这些人自己都不认识,欠钱一事更是无稽之谈。
“赢了官司的法院判决,咋在他们面前不起作用呀?还惹来接连的麻烦。”9月27日,成良桂冠心病发作,被紧急送到医院急救。住院20余天后,执意要回老家:住不到自己家里,死在家门口也成。
相信法律能给公正撑腰
城关镇政府在2012年的调查显示,王新意在叔父王根山1985年建房时提供过帮助。但王新意父亲早年分家另过,其祖上老宅的两间房在1970年分家时已经明确归大叔王根山和三叔所有。王根山1978年用6000页瓦和36根椽将老三名下的那间房换到自己名下。调查组又从王家老三口中了解到:两间房和老大无关。信访信是王新意写的。
今年8月15日的山阳县信联办34期显示:针对王根山父子反映与王新意宅基纠纷二审判决维持原判单位执行到位问题,由经贸局给信访当事人王新意放假十天负责处理好信访事项,否则由县纪委、县组织部适时对其约谈;由城关镇政府牵头,法院落实二审执行到位。落实情况与8月29日报信访办。
山阳县经贸局一位领导向记者透露:王新意一家这么多年为宅基地和他叔父一家闹矛盾的事情,单位职工都知道。领导找他谈过多次,让处理好,不然影响个人也影响单位,但不起作用。他说这个事情他一个人不能决定。由于是家族纠纷,又是领导的个人问题,局里也不好过多干涉。局里确实给他放了假,但事情比较多,经常喊他回来忙工作,至于那件事情的处理结果不知道。
这位经贸局领导接通了王新意的手机,表明记者的采访要求。王新意在电话里称自己正在下乡,随即挂断电话。单位领导再次联系后,无奈地告诉记者:“人家连电话也不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