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域外媒体聚焦商洛

商洛因地制宜让搬迁户家门口就业

商洛因地制宜让搬迁户家门口就业

2014-12-03 08:35:11

来源:三秦都市报

   11月26日,洛南县景村镇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怡景佳苑小区内热闹非凡,这个小区的20户搬迁户拿到了新房的钥匙。截至目前,这里的262户搬迁户全部拿到了钥匙。拿到钥匙的老张兴奋地说:“这下子就可以装修了,赶明年早早就能搬进新家了。”

  走进怡景佳苑小区,一排排设计新颖的楼房迎面而来,小区内路面干净整洁,活动广场,凉亭,休闲长廊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景村镇是商洛市“一体两翼”重点镇,自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政策实施以来,全镇共搬迁了2504人。景村街社区支书史财安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住在山里,山大沟深,极不方便。实施移民搬迁后,交通、上学、就医都方便。
  景村镇的移民搬迁工作只是商洛市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以来,商洛市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破难攻坚抓创新,移民搬迁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2011年至2013年全市累计完成移民搬迁203768人,2014全市实施移民搬迁16003户。在确保搬得出的前提下,商洛市还大力发展致富产业,为搬迁户创造就业条件,强化技能培训,确保群众能致富。
  在山阳县高坝店镇的移民搬迁安置点,食用菌产业园内百余人正在忙碌。在香菇粗加工厂房,十几名妇女手里忙得不停。她们在紧张有序的将刚采摘回来的香菇分拣出来。金海琴是她们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以前她家住在该镇的栋青村,离镇上40多里路。平时出行一身土,下雨天就成两脚泥,住的三间破土屋,日子过得紧巴巴。住进移民搬迁房后,房子和城里的一样了。自己在产业园里每月还能赚到两千多块钱。加上丈夫平时在外的收入,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高坝店镇党委书记陈默说:“我们通过商贸流通,餐饮服务、发展食用菌产业、建经济产业林等促进搬迁户就地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陈红梅本报记者冀晖)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