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域外媒体聚焦商洛

南水北调“商洛贡献” 5年关闭78家污染企业

南水北调“商洛贡献” 5年关闭78家污染企业

2015-03-30 09:33:21

来源:华商报

e11f2z50副本.jpg

  “全面实施循环发展战略,5年关闭78家污染企业,仅此一项,财政年减收4到5亿,而去年商洛财政总收入也只有42亿。这是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的商洛贡献的一个侧面。

  50多家中省媒体记者,连续8天,行程几千公里,深入陕南三市实地采访。“问水之行“商洛作出的贡献,让媒体记者感到惊叹之余,更他们体会到了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人民的这份深情厚谊。

  “一江清水供京津”的商洛己任

  商洛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和关中的生态屏障,也是陕西生态植被最好的地方。发源于商洛的丹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之一。

  商洛市长陈俊表示,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新理念,商洛大力实施碧水蓝天、清洁增绿、循环及生态移民等六大工程,全面实施循环发展战略,水源涵养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汉丹江上游出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确保了“一江清水供京津”。

  陈俊介绍说,商洛是全国唯一一个整建制位于大秦岭的地级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2.3%,2014年空气优良天数350天以上,呵护了全省最美的一片蓝天。

  “为保护生态,商洛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甚至是付出了牺牲经济发展的巨大代价。“陈俊说,2011年以来,商洛市已累计淘汰落后生产线9条、淘汰产能57.1万吨;关闭化工、矿山、食品等“五小”、“三高”企业78户,淘汰产能42万吨。仅此一项,财政年减收4—5亿元,减少用工岗位1万多个。

  经测算,生态保护直接导致商洛市每年减少各类税收收入约8亿元,并且年均减收幅度仍在持续加大。这对于一个靠财政吃饭的贫困市来说,可谓是付出巨大。

  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完成18亿

  据商洛市南水北调办副主任杨卫介绍,近年来,商洛大力开展综合治理和生态移民。完成荒山造林141.5万亩、退耕还林110.45万亩。在南水北调汉丹江上游5条重点流域内,重点实施以生态移民为重点的陕南移民搬迁。

  此外,按照“三年实现丹江等出境断面水质提升达标”的总体要求,商洛编制实施了《丹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完成投资11.258亿元;制定了《商洛市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已实施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项目133个,完成投资18.21亿元。到2017年,商洛将初步建成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循环型商贸物流体系和社会层面的循环发展体系。( 陈永辉)

  • 相关阅读
  • 宁西铁路商洛张村铁路桥 桥墩被河水冲刷受损

      近日,有读者向华商报反映,宁西铁路商洛境内张村铁路桥的一个桥墩的水泥护墩被河水冲坏了,担心出现安全隐患。3月28日,华商报记者到现场核实后,发现确如读者所言。记者看到,丹江河里的有一个铁路桥墩,经河水...

    时间:03-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