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域外媒体聚焦商洛

镇安水源地四年搬迁近万户

镇安水源地四年搬迁近万户

2015-04-15 15:39:52

来源:北京晨报

   昨天,“京津冀豫陕全媒体问水行”采访团来到此行的第二站移民安置点——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镇移民安置社区。

 
  镇安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商洛市西南部,汉江支流干佑河、旬河穿境而过,属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全县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总人口30.26万人。
 
  为了更好的保护水源,实现“一江清水供京津”,从2011年起镇安县启动了生态移民搬迁建设,将散居在水源地附近的农户集中搬迁。近四年来,先后有9405户34529移民搬入新家。记者了解到,镇安县共有大型生态移民搬迁点93处,其中云盖寺镇花园生态搬迁点属于规模较大的一处,安置5000户移民。2013年春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还专程来到花园社区,视察生态移民搬迁点建设情况并看望慰问搬迁群众。
 
  59岁的刘军堂就是其中一户。去年3月前,他们一家还住在山上的土坯房中,如今变成了三室两厅的宽敞新房。“过去看病、买个东西,下山就得3个小时,现在去县城都用不了半个小时”。如今,随着山区退耕还林,刘军堂家的六亩多地从原来种洋芋改为了种板栗和核桃,年收入也过了万元。说起这些,刘军堂的脸上不禁流露出喜悦之情。
 
  为了确保生态移民搬到新家后能快速适应和生活,镇安县在安置地周边配套建设了中小企业孵化园、生态农业园、科技生态茶园等,解决了700多人的就业问题。(记者彭小菲)

  • 相关阅读
  • 流落街头尘满面鬓如霜 商洛“长安花”盼望有个家

    商洛街头“长安花”盼望有个家 商洛街头“长安花”盼望有个家华商网讯 2011年西安举办世园会时,在商洛市中心广场放置了一个吉祥物长安花。近日,有市民反映,西安世园会结束已经4年多了,但是...

    时间:04-16
  • 轻轻地绿化树移走了 妥妥地白杨店村留下十余大坑

    近日,网友"只看正能量"在华商论坛称,312国道商州区夜村镇白杨店村附近有很多大水坑,里面积满了雨水,给居住在此的47户村民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4月14日,华商报记者驱车从商洛市区沿312国道向夜村镇行...

    时间:04-16
  • 南水北调工程惠及陕西商洛地区 烂泥谷变"桃花源"

      大寒时节,《经济日报》记者来到位于陕西省商洛市的桃花谷国家水保科技示范园区采访。这里一派忙碌景象,山脚下丹江蜿蜒,山岭上林木茂繁,放眼望去,村民们在漫山遍野的桃林里整地、剪枝、施肥。  村民王全德...

    时间:04-15
  • 南水北调问水行:商洛生态立市 退耕还林18.3万亩

    在云盖寺镇花园移民搬迁点,几个小孩在打乒乓球 丹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之一,其中陕西段264公里全部在商洛市境内,流域面积达7478 平方公里,占丹江流域总面积的44.5%,年均径流量约16.3亿立方米。 ...

    时间:04-15
  • 山阳:不惜一切代价护水源

      山阳,是“京津冀豫陕全媒体问水行”在“中线”陕西水源地采访的最后一站。  也许是即将离开的缘故,也许是温暖初春的盎然,在这里,不仅是商洛生态的地标——天竺山层层葱翠,...

    时间:04-15
  • “问水”至商洛一弯碧溪出青山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天津市民喝的长江水七成来自陕西,陕西的水源中,汉江水占85%,另一条河流丹江提供了剩下的15%。“京津冀豫陕全媒体问水行”来到此次问水行最后一站,同时也是丹江流经的主要区域...

    时间:04-15
  • 陕西镇安县实施生态搬迁 助力移民家门口就业

      云盖寺镇花园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社区——花园社区。长城网 吕晓红摄  花园社区为移民配备了健身设施。长城网 吕晓红 摄  37岁的谢培芩在家里绣十字绣。长城网 吕晓红 摄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源,实...

    时间:04-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