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柞水县凤凰镇桃园村周家垣街道,有一位出了名的好儿媳詹诗青。她十二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瘫痪婆婆,为婆婆梳头洗脸、喂水喂饭,端屎倒尿,任劳任怨,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久病床前有孝媳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伺候病人,特别是不能自理、瘫痪在床的病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能坚持一两年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坚持十几年,的确需要很大毅力和心血。如果做这件事的是一个儿媳,能用十几年的精力,把瘫痪的婆婆照料得细致入微,那么,这个儿媳所付出的,一定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詹诗青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儿媳。
詹诗青2001年嫁到凤凰镇桃园村。婚后夫妻二人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好日子没过两年,2003年腊月,66岁的婆婆鲁庆洲因高血压导致半身不遂,瘫痪不起。婆婆虽然有三子三女,长子夫妇在山东淄博市工作,次子夫妇和三子经常在外打工,三个女儿都已出嫁。照看伺候年迈公婆的重担,就落在24岁的小儿媳詹诗青身上,这对詹诗青来说,既是挑战又是考验。她辞掉了不错的工作,在家专职侍奉老人。
带着婆母回娘家
婆婆大小便失禁,她随时为老人擦洗干净,还做了许多条小尿布备换。她天天为婆婆洗脸梳头、倒屎倒尿、擦洗身子,抽空与婆婆聊天,并为婆婆按摩身体。就这样,詹诗青在婆婆床前一守就是十几年。夏天,每日晚上睡前为婆母擦洗身子;冬天,用暖壶早早的为婆母暖热被窝,进“九”了干脆与婆婆同睡一床,为婆婆暖脚、揉腿。有人提议说,你给她铺上电热毯嘛!她说要不得,时间长了人的皮肤干燥发痒。年轻人都爱瞌睡,詹诗青要不停地经管婆婆,整夜整夜睡不成一个安稳觉。
为了伺候好婆婆,詹诗青购置了一辆轮椅,她经常用轮椅推着婆上凤镇街看病打针,或者推着到处看看,陪婆婆散心,逗婆婆开心。每逢节日或娘家有事,她都会推着婆婆回娘家。
婆媳同吃一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