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6:30,西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整装出发,前往商洛市洛南县高耀镇高耀小学。此次为期14天的实践服务活动,是给那里的孩子们送去知识、送去关爱,同时,将对周边地区“农村父母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行调研。服务团由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冯奕忠老师带队。
一路上,成员们满载着喜悦和期待,向高耀小学一点一点的靠近。大家有说有笑,很是热闹。阳光穿过茂密梧桐的间隙,轻柔地洒在大家脸上,照耀出满满的幸福。下午两点半,团队到达期盼已久的高耀小学。大家朝气蓬勃,毫无疲倦困乏之意。一群热血青年,带着信心和希望,拥抱这个美丽的校园。
稍事安顿后,服务团召开了第一次了工作会议。高耀小学黄随富校长在会议上首先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对此次活动的开展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表示了全力支持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冯奕忠老师向高耀小学和黄随富校长表示了感谢,并要求我们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肩负起一个支教老师的责任,秉承西北大学“公诚勤朴”的校训,团结、进取、民主、奉献的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努力完成好支教和调研工作。队长蔡成菲进行了任务分组,鼓励大家群策群力,认真工作,欢迎大家就更好的开展支教、调研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会议结束后,队员按照分组都积极行动起来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正式开展。所有人都以最饱满的热情积极宣传,以最积极向上的精神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
有人曾对我说,别去了,去了又不能改变什么。我想说,我们去支教,去尽可能的给他们带去知识,虽然不能给他们的现状带来什么改变,但至少我们走了个开始,最起码点燃了第一把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我们把这火炬一届一届的传承下去,它带来的能量将是无穷的。就当下而言,我们齐心协力去教他们知识,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眼睛能穿过阻挡他们的大山,看到世界上其他的东西,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么?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思维能超越大山,去往更高更远处,这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感动么?
就为这,我们准备好了!!!
第一次,收获难忘的感动
2015年7月19日早上6:30,伴随着山中清晨的鸡鸣声,我们支教团全体成员早早起床,精神焕发的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支教跑操。楼亮副队长挥舞着西北大学青协会旗跑在队伍的前面,大家行进在山中的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中对这次支教充满了“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信心和期待。
一路奔跑回到学校,在冯奕忠老师的带领下,心潮澎湃的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少年中国说》的晨读,之后进行了我们的第一次三分钟演讲,朱皖江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张沛欣的《大山中的教育与我们的责任》主题演讲用真情得到了大家情感的共鸣。
支教之行的第一次早读也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开始了,并不宽敞的教室里,孩子们用心理解着手里的课本,孩子们的努力,老师们都看在眼里,我们不敢辜负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小老师们”第一次正式讲课伴随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不仅有如何来上好第一堂课的紧张,更多的是对接下孩子们反应的期待。不过孩子们的可爱完全打消了我们之前的紧张感。在这个愉悦的氛围下结束了第一次的班会课。从孩子们的小眼睛里,我们看到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们看到了我们来的意义,他们对我们的信赖和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雷阵雨后,初晴,阳光正好,就把这这算作为我们大山中第一次的美丽气象经历吧!“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不错,今天的天气不正印证了这句话么?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是我们最大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