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域外媒体聚焦商洛

待到山花烂漫时

——洛南电力服务农业转型纪实

2015-08-11 08:24:46

来源:陕西日报

 

  7月28日,位于秦岭深处的洛南县城关镇馒头村78岁的王玉琴老人大把地采摘着长势喜人的万寿菊,乐得合不拢嘴。她怎么也没想到,种花也能卖钱,而且收成是种粮食的好几倍。王玉琴对前来了解用电需求的供电所职工赵勇良高兴地说:“政府引导种花给咱指明了致富的路子,电力服务到位给咱致富提供了保障。”

  王玉琴老人世代是农民,祖祖辈辈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生。去年,政府引导群众种植万寿菊,犹疑再三后,他们种了两亩多的万寿菊。“政府每亩补贴500元钱,种苗是培育好的,直接拉回来就可以种了。”老人的女儿田彩玲说,原来担心种花需要大量的水,谁知刚把种苗种下,供电所的职工就找上门来,检修了机井里的水泵和线路,解决了菊花的灌溉用水问题。“这不?这两天刚进入采花期,供电所的同志又上门来询问用电需求,这服务真是没得说。”

  说起今年的收成,田彩玲算了一笔账,两亩多的地预计能收花6000斤左右,按照每斤鲜花6角计算,能收入将近4000元,再加上每亩的500元补贴,每亩地收入2500元左右。而这两亩地如果种玉米的话,顶多每亩地收入七八百元。“花摘了就直接送加工厂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王玉琴老人高兴地说,这满地看起来都是黄灿灿的金子。

  馒头村8组的冀树民、杨秋峰、何高升三人今年承包了村里的145亩地,全部种上了万寿菊。这几天正是采花的旺季,他们雇了20多个村民帮助摘花。冀树民说,这既把闲置的地创造了财富,还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几天,每天采摘的菊花有几万斤,收入上万元。天气热,为了防止采摘的菊花变质,供电所的员工都是跟在花地里,全天候提供用电咨询和保障,确保花农颗粒归仓。

  在洛南县永皓生物科技公司生产车间内,尖角供电所所长乔江鹏正带着职工柴永峰在检修用电设备。该公司负责人许峰军说,这几天正是采、收花的旺季,供电所的同志提前检查了冷库和专变的线路。许峰军介绍说,万寿菊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叶黄素,药用价值极高,能够有效延缓老年人视力退化和失明症。广泛应用在化妆品、医药等行业中。每克叶黄素的价格与1克黄金的价值相当。今年整个洛南县种植万寿菊2000多亩,预计产鲜花4500余吨。可产生经济效益上千万元。(王世华  贺韬 文/图)

  • 相关阅读
  • 商南县助260名困难职工子女圆大学梦

      7月28日,商南县各级工会干部开始调查摸底,启动了今年的“金秋助学”活动。  为解决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的子女顺利圆大学梦,商南县今年的“金秋助学”活动计划筹措资...

    时间:08-11
  • 互联网平台让流动党员过上组织生活

      “远走高飞不断线,走遍天涯总有家。”商南县结合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大等实际,通过互联网平台,让身处外地流动党员参加党组织的远程教育、组织生活,完成交纳党费、思想汇报等事宜,使外地党员与在家党...

    时间:08-11
  • 30多名大学生代表应邀走进丹凤县政府参观

      8月10日,30多名大学生代表应邀走进丹凤县政府参观。通过参观政务服务中心、政府机关大院等单位,大学生代表围绕垃圾污水处理、基层教育发展、大学生创业扶持、中小企业贷款难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提...

    时间:08-11
  • 从大学生到高级职业农民

      杨利,一名西北政法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告别大都市,回到秦岭深山搞养羊创业,一段艰难的创业故事,一首青春励志的诗歌,“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这是杨利最喜欢的一首诗...

    时间:08-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