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午,记者在陕西省环保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10个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和韩城市优良天数为60~149天,平均达标率为66.6%。其中,商洛优良天数149天居全省之首,西咸新区和韩城垫底,其均为60天。
商洛149个优良天居全省之首
发布会上,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郝彦伟首先介绍,上半年各市(区)优良天数为60~149天,达标比例在33.1%~82.3%之间,平均为66.6%;优良天数最多的为商洛149天,其它城市依次为:宝鸡137天,西安134天,杨凌134天,渭南133天,榆林131天,安康130天,咸阳126天,延安126天,铜川123天,汉中122天。最少的为西咸和韩城,均为60天。关中各市(区)和延安市与2014年同期相比(不含2015年起执行新标准的6个市区),各市区优良天数均有所增加,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均有所减少。
关中延安PM2.5浓度有所下降
据介绍,主要污染物项目浓度方面,上半年各市(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范围为77~156微克/立方米,平均为103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浓度范围为35~71微克/立方米,平均为5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浓度范围为14~88微克/立方米,平均为2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浓度范围为17~48微克/立方米,平均为33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范围为1.9~5.6毫克/立方米,平均为3.1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范围为120~173微克/立方米,平均为139微克/立方米。
与2014年同期相比,关中各市(区)和延安市的可吸收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均有所下降。
臭氧(O3)指标,咸阳、铜川、杨凌有所下降,西安、宝鸡、渭南和延安有所上升。
一氧化碳(CO)指标,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均有所下降,西安持平,延安有所上升。
关中渭河流域水质好转
据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关中渭河流域水质好转;陕南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继续保持优;陕北无定河、延河水质类别无明显变化;黄河干流水质良好。
全省36条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7mg/L、1.083mg/L;与2014年同比分别下降10.5%、16.2%;与2013年同比分别下降15.0%、38.1%。
渭河干流:渭河干流水质继续改善,化学需氧量、氨氮较2014年同比分别下降18.1%、36.0%;较2013年同比分别下降25.0%、48.7%
渭河支流:渭河支流水质继续改善,化学需氧量、氨氮较2014年同比分别下降23.1%、27.1%,较2013年同比分别下降25.9%、37.2%。
汉江、丹江、嘉陵江:汉江、丹江、嘉陵江水质稳定保持优。
无定河、延河:无定河、延河水质轻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类别无明显变化,但有4个断面水质下降。
黄河中下游(陕西段):黄河干流和10条直接入黄支流中,商洛南洛河水质优,榆林黄河干流、榆林秃尾河、榆林牸牛川、 延安仕望河、延安云岩河、渭南徐水河水质良好,榆林窟野河、延安清涧河、渭南金水沟、渭南涺水河轻度污染。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上半年,25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取水31160.96万吨,取水量同比下降297.40万吨,达标水量31160.96万吨,达标率为100%。 (余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