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域外媒体聚焦商洛

文旅融合:经济转型发展的“镇安路径”

文旅融合:经济转型发展的“镇安路径”

2015-12-30 09:48:36

来源:三秦都市报

 img_421_520_261_185.jpg (800×566)

  隆冬时节,走进“张仲故里·山水镇安”,笔者看到古兴隆寺·唐遗址公园建设工地机器轰鸣,车辆川流不息;塔云山道教文化景区岚霭缥缈,雾凇高挂,风景如画;云盖寺古镇面貌一新,笑纳八方游客……

  镇安,秦岭腹地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伸展文化与旅游双翼,浓墨重彩地书写着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文化与山水对话的“镇安突围”

  地处秦岭南麓的镇安县,矿藏资源丰富,一度能源经济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然而,新形势下镇安也面临着诸多区域发展刚性制约。一方面,镇安是大秦岭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又是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区,还是国家主体功能区秦岭限制开发区。另一方面,在当前传统制造业、矿产采掘业普遍出现产能过剩,能源型经济严重下滑的大背景下,镇安县的矿产开发难以独善其身。

  困难与机遇同在。随着西康铁路、包茂高速的相继建成,以及“十三五”期间西安至重庆高铁、西安至武汉高铁、西康复线、山柞高速的建成通车,镇安既融入了西安1小时经济圈,也将融入重庆、武汉经济圈。届时,镇安将处于西安、重庆、武汉三大城市互通互联的枢纽区域,区位优势显现。

  近年来调研显示,在全县典型的旅游大镇,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家庭,其旅游收入占家族总收入的40%以上,户均旅游年收入2万元以上,旅游产业日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此,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现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成为镇安的必然选择。

  商洛市委常委、镇安县委书记李波深思熟虑,“‘十三五’期间,镇安将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img_341_665_170_128.jpg (706×527)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蝶变效应”

  镇安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盖率达68.9%,林草覆盖率达90%。西部旬河、中部干佑河、东部滑水河“三大流域”,展现了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生态景观。5000年前先民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明;2800多年前诞生了周宣王时代的贤相张仲;1400多年前,曾经演绎了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的密宗佛教传奇;300年前,一代廉吏聂焘,体察民情,以实心行实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先烈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丰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彪炳辉煌的红色文化,孕育了灿烂独特的栗乡风情。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县坚持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深度挖掘历史、民俗、红色、现代等四大文化资源,全力推进全域旅游迅速发展壮大。先后投入40多亿元,成功创建木王山3A景区,塔云山4A景区创建已正式通过验收,云盖寺古镇3A级景区正在创建之中,古兴隆寺唐遗址公园和黑龙观道文化景区规划建设工作紧锣密鼓。此外,还组织专业团队对古兴隆寺遗址、塔云山景区进行考古勘探,并编写了《大唐遗址兴隆寺》、《塔云山》等书籍。先后投资600万元打造大型渔鼓花鼓风情剧《杜鹃花开》、《聂焘》、《百年花鼓》等文化旅游精品剧目,有效带动了镇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如今,在云盖寺古镇,古街游客爆棚,店铺生意红火。云盖寺镇党委书记蒋维杰说:“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云盖寺古镇每天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0万元。”镇安县旅游局局长胡发卿盘点数据后也颇为满意,“截至今年11月底,全县接待游客人数已达49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71亿元。”

img_5_871_195_110.jpg (800×451)

  ■文化与绿色双驱的“镇安梦想”

  为做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镇安县迅速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旅游调研活动;开展一次文化旅游融合专家大讨论;编撰一套文化旅游决策参考书籍;举办一次全县干部文化旅游融合大讲堂;实施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提升镇安旅游的知名度。

  12月13日,古城西安寒风料峭,但是镇安县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座谈会会场内群贤毕至、温暖如春。陈彦、贾平凹、肖云儒、方英文等省、市知名专家学者集聚一堂,为镇安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出谋划策。

  “镇安已经融入西安1小时经济圈,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镇安要坚持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延长产业链,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围绕镇安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中心,两大环线,包括五大板块、八大景区、十数个风情小镇,数十个美丽乡村”的空间布局思路逐渐清晰。

  镇安县县长贾建刚表示,“十三五”期间,镇安县将重点抓好生态文化旅游六大精品工程:建设古兴隆寺、云盖寺古镇为主的镇云佛教文化旅游长廊;实施塔云山、黑龙观道教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景观;建设西口、茅坪伊斯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重镇;大力开展大木王山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建设滑水河苏维埃革命遗址、文家庙烈士陵园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加强现代文化创新,把镇安创建成陕西文学艺术采风创作新基地,力争到2020年末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   (文图/高山 袁锋 谭显根 陈风军 陈梓梁)

  • 相关阅读
  • 洛南县景村镇宏泰生态园的“双包双促”精准扶贫

      12月22日,洛南县景村镇宏泰生态园黑花生生产车间里,附近妇女正在进行挑选作业。该市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以来,通过扶持产业园区、发展合作社组织等方式,让10万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马泽平 摄...

    时间:12-30
  • 商洛开展“查隐患破火案”专项行动

      入冬以来,商洛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下发通知,决定从2015年12月15日至2016年5月10日,在全市林区组织开展“查隐患、破火案”专项行动,遏制森林火灾发生,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这次...

    时间:12-30
  • 商洛夫妻头胎儿子二胎三胞胎儿子 曾想把儿送人

      头一胎生了个男孩,镇安男子游相峰和妻子二胎又生了3个男孩。如今,本该上幼儿园的3胞胎兄弟,却因没钱在家玩耍。  曾想将3胞胎送出去一个  32岁的游相峰是镇安县永乐镇新衣村人,和妻子王洪环2008年结婚,2...

    时间:12-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