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域外媒体聚焦商洛

凝视你尘封已久的斑驳——武关

凝视你尘封已久的斑驳——武关

2016-04-20 08:52:40

来源: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 韩秀峰 屈荔鹏文图

  之所以把第一站选在了武关,因为她是距关中较近的关口,也是设关最早的关口,还因为在这春寒料峭的季节,记者估计武关已是春暖花开了。

  在那久远的春秋

  武关到西安的距离大约200公里,记者两个半小时就赶到了丹凤县城。简单午餐后,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文治等同仁的引导下,沿312国道向东南方向的武关出发。原以为这里早已是鸟语花香的时节了,没成想竟是春暖花未开,两边的山坡上偶尔看到稀疏的桃花点缀其间,小片的油菜花从车窗前掠过。

  车行到35公里处便停了下来,“到了!”有人在招呼。

  记者最先看到的是站在街边的一位老者,他名叫田爵勋,今年74岁了,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语文教师,武关就是他的家乡。田老师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搜集五关的资料,从民间传说到博物馆的史料实物,武关城的遗址上每年都会留下他不知多少遍的脚印。哪怕是听到一点武关的线索,他都会立即前去考证核查,对家乡的热爱变成了他对家乡历史的痴迷追寻。2011年,凝聚着田爵勋老师几十年心血的《守望武关》一书面世,武关的历史过往在老人的笔下流淌,复活。

  据田爵勋介绍,武关属于古晋楚、秦楚国界出入检查处,位于武关河的北岸,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的武关河。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武关远在春秋时即建置,时名“少习关”,战国时秦国改“少习”为武关,取向东方耀武扬威之意,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自春秋始均设防守。旧有城垣,北倚岩崖,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城址横出河心。城东有四道岭,为武关屏蔽。故史称其为“关中东南门户嗟不误也”,且有“秦关百二”(以二敌百)之誉,是关中东南部的重要门户,是古都长安连接荆襄、吴越的纽带。

  这里虽然现在是武关镇政府所在地,但城墙早已不复存在,原先的关城被一个新旧交织的村子所占据,有新房也有旧屋,有水泥钢筋的也有古木土坯的,有的华丽如别墅,有的断壁岌岌可危。在田老师的指引下,记者穿行在新旧夹杂的古城里,踏着残垣断壁探寻着那烽火连天、硝烟蔽日的过去。在所谓的东门遗址边,早已没了门的样子,更别说城墙了。在一户人家门前,刻着一块碑,向人们介绍着昔日的武关,几面墙上,写着历代文人留给这座雄关的诗词,其中竟有毛泽东主席亲书李涉的《再宿武关》诗。田老师介绍说,上世纪50年代初,东城门楼及两边城墙尚在,他小时候还看见过城墙和城门楼,城墙上并行骑马也绰绰有余。后来由于“破四旧”,城墙也倒塌了,村民们纷纷把刻有“武”字的砖头捡回去,盖房或做他用,雄伟的城墙仅留下夯土数段,更不用说城门楼了。

  走着听着,凝视着这尘封在历史深处的斑驳,记者的内心不由生出“一杯残土吊古塞”的悲伤感慨。

  还好,东门内,老街两旁还保留着不少的明清老宅,看起来古朴庄重,典雅华贵,记者才略感宽慰。

  田老师告诉记者,历史上的武关城重修于1510年,关城东西280米,南北320米。城墙高8米,厚3.4米,是用夯土版筑,灰砖包墙的。1860年,清商州知府曹熙主持了对武关的再次修复,还手书“武关”二字。如今,站在武关城远眺东南,只见悬崖深壑,石环水绕,我们依然能领略到它的险阻天成。然而无论曾是秦朝的要塞,抑或是汉时的关隘,武关已经是芳草萋萋,荒芜了许多春秋,也唯有这里的古城墙在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前的往事。

  曾经一掌闭秦中

  武关地形险要,北依高峻的少习山,西、南、东紧临武关河深涧。清人顾栋高就有“武关一掌闭秦中,湘郧江淮路不通”的诗句。所以,占据武关,北可直捣关中,有四两拨千斤之势。

  特殊的战略位置,使得武关自建成起就与战争结缘,上演了一幕幕改朝换代的战争巨片。有专家统计,历史上武关大小兵战不下50次,而一场战役的胜败,往往就能决定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

  秦楚争霸的战国时期,在这“楚水秦山古战场”上,秦楚鏖兵,秦出武关而东取十五城,“张仪戏楚”不仅让楚怀王客死于此,还使三闾大夫屈原最终投江自尽。

  到楚汉相争,刘邦曾两次通过武关。公元前207年,当时秦军主力正在河北与项羽决战,部分兵力又防守在函谷关,长安至武关一线空虚,刘邦亲率主力两万余人轻松攻占武关,夺得关中。后来项羽败走关东,刘邦又从关中出武关,同项羽决战,使项羽自刎乌江边。汉景帝时,大将周亚夫神速通过“武关道”而平定了“七国之乱”。

  在随后的数百年里,武关一次次证明着自己的战略价值。新莽时期,起义军攻克武关后,直驱长安,推翻新莽政权;东晋穆帝永和十年(公元354),大将桓温北伐前秦,经武关至蓝田,大败前秦军,屯军灞上;晋安帝时期,名将刘裕北伐后秦,一路经过武关,沿武关向西,最终攻克长安;公元767年7月,吐蕃军队围困长安,一路溃逃的唐军向最后的庇护所武关拥来,准备南逃,然而就在此时,名将郭子仪及时抵达,聚拢残兵,重整武关,于两月后出关大战吐蕃,一举解了长安之围;明末李自成及起义军多次往复武关及武关道,并于1645年败退西安,出武关转战豫鄂;清朝时,白莲教、太平军、捻军等都曾攻入武关……

  武关的“中流砥柱”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唐之后,历代统治者无不看重武关,修缮扩建从未间断。特别是在清朝初年,为了加强戒备,朝廷特地从江西、湖北等地迁来大量人口屯驻武关,今天武关镇上的田、王、段、梁等几大姓就是当年军屯移民的后代。

  到了近现代,武关依然发挥着军事要地的作用。1932年9月,夏曦、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15000人从洪湖向湘鄂转移,在武关城西与国民党军刘镇华部交战,一战告捷,顺利通过商洛。

  山墙谷堑依然在

  武关,不仅是军事要塞,而且山环水绕,险阻天成。在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同优美的自然风光浑然融为一体,绘成一幅绝好的古塞胜景。今天,在这块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我们依然能领略到“余光返照、石桥古渡、笔山鹿鸣、埝水鱼跃、龙潭古寺、白岩仙迹、蟒岭神芝、玉泉串玉”的武关八景的痕迹,这一幅幅如画的美景,给武关的雄险增添了俊秀和妩媚。

  亲历了千古兴亡的武关也吸引了历代无数的迁客骚人的目光与驻足。周弘正、李涉、崔融、元稹、岑参、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寇准、谭嗣同等等人物,或进京赶考,或职务调迁,或各地巡游,或贬谪出京,在此都毫不吝惜自己的笔墨,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

  周弘正的“武关设地险,游客好邅回。将军天上路,童子弃襦来。”道出了武关的险峻。李涉的《再宿武关》:“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入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唱,毛泽东主席曾亲书了这首诗;元稹的“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杜牧也有过《题武关》:“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七年中数次途经武关,留下了二十多首关于武关和商州的诗篇。王肇基在《过武关》中,以“雄关百二仰西秦,生就岩疆迥不伦”的豪迈中描绘了武关东岭山势“划开秦楚界”,岭上古道“云封谷口蚕丛路”的画面。

  据不完全统计,关于武关的诗词多达上百首之多,如一坛酿藏了数千年的醇酒,在今天还散发着中华文化的芳香。

  遍地英雄下夕烟

  武关地连秦楚,物兼南北,战争年代它是军事要塞,太平年间又变身经贸繁荣的小商埠。在可考的明清民国时期,这座关城里,银号、药铺、金货铺、山货行、车马店、杂货铺,不到一里的武关街道商铺琳琅满目,货物一应俱全,而赶市百姓擦肩接踵,繁荣异常。

  沧海桑田,岁月的侵蚀,使武关的繁华早已尽褪,但武关后人的智慧与勤劳却绵延传承着。新中国成立后,武关“一升核桃树典型”,曾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成为全国学习的楷模;1958年全国农业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为武关亲笔书写的“八一公社”奖状至今还保存完好;1959年全国林业现场会也曾立纪念碑于武关西岗,以表彰武关人民的勤劳。

  改革开放后,年轻一代的武关人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他们走出家门当创客,创造了风靡南方的“武关拉面”“温州捕捞”等品牌。

  从巩建军和巩建华两兄弟在南京开起的第一家“武关拉面”起,一传十,十传百,经过30多年的创业发展,如今在南京的大街小巷,武关拉面馆就达三百多家,“武关拉面”成了南京人的“牛肉拉面”。

  “丹凤在南京的务工人员有5000人以上,而武关的就占了3000多人,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在千人以上,有近百家已成为南京市民。不仅如此,‘武关拉面’还为上万名丹凤籍民工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年为武关创造劳务收入数千万元”,武关镇党委书记王锋告诉记者,许多外出创业者功成名就之后,纷纷回到家乡,或开矿办厂、或铺桥修路、或开展贸易、或投资新农业。

  采访中得知的一个消息令记者欣喜不已,武关古城的恢复与重建工作已正式提上日程。在商洛市主导的商於古道景区规划中,武关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被重点开发,前期规划已在审批阶段。商於古道丹凤办公室主任张炜告诉记者,武关古城位于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接口,作为长江经济带中间的重要经济接口,将形成以军事文化博物馆、主街和以田家大院为中心的民居客栈组团;军事文化体验和参与为主题的景观步行主街;滨水人文体验景观轴,军营训练、军营生活和军营后勤休闲等为主题的一心、一轴、一带、多点、三片区四大区域。

  尘封已久的武关,沉寂已久的武关,斑驳已久的武关,千年的等待终于露出了曙光,武关古城的雄姿将再现于世。

  我们期待着武关浴火重生的那一天!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