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从明年开始中国将全面铺开低空空域区域的改革,将来私人飞机的准飞问题将有所缓解。
孙献涛:像中国许多好消息一样,这个消息发布都显得有点晚,因为早几年就有有识之士大声呼吁要早日开放低空空域,让私人飞机早一点飞上中国的空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在太快了,20年前估计没有几个人敢想象自己能拥有私家车,现在全国各地都已经是车满为患了,十年前估计也没有几个人敢想象自己拥有私人飞机,现在越来越多的报道涉及到私人飞机的购买和使用话题。过去,这都跟传奇有关,现在许多名人都拥有私人飞机。但是私人飞机已经不再是名人专有的物件,民间对私人飞机的渴望和需求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和疏解的地步了,国家认真考虑这一因素,发布消息准备从明年开始放开空域也是对民生的关照,当然民生比较高端。
高端的民生往往也就是高端产业,报道中称目前我们国家现在的私人飞机不过1000架左右,而美国是24万架,差距不是一点点的大。保守估计,未来十年,我国的私人飞机总量将超过一万架,我看这个估计确实保守,就像有人在北京二环路刚刚修通的时候说,保守估计这个二环路一修通北京50年就不堵车了,现在看来估计确实太保守了。如果中国十年之后像报告中所讲的,国民收入倍增,经济总量倍增的话,那么每年估计要有7.2%GDP的增量,这个增量能够让中国的私人飞机总量呈几何基数的增长,保守估计一万架能带动上下游产业超过一万亿的市场,如果稍一健康放开发展,翻一番或者翻几番完全是有可能的。虽然私人飞机产业不可能像房地产产业那样成为支柱产业,但是成为一个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是不需要怀疑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国家空管委发布逐步开放低空空域的规划还是稳妥有余空间不足。当然,监管当局的考虑是稳步推进以确保国防和民航的安全,以及相关事业和产业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但是与民众和民间的期待相比,我认为步子还可以再大一点,在不损坏国家空域安全、国防安全、民航安全的前提下,开放空域的过程和措施可以向民众和民间多一点开放和透明。(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