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信诈骗案在我市呈多发态势,给当事人造成了经济损失。现将常见的几类诈骗提示如下:
“中奖型”:骗子用手机群发短信,告知当事人中奖,并要求当事人回复某电话。如果当事人回电话,对方就编造各种理由,让当事人相信自己真的已经中奖了,接着就以交纳所得税、手续费等为名,要求当事人先将上述费用汇入指定的银行账户,等当事人发觉不对,已上当受骗。
“电话欠费型”:骗子假冒电信运营商用语音电话联系当事人,告知其电话欠费。当事人通过该语音电话询问时,对方谎称其在某银行办理的1张信用卡拖欠电话费,并要求对方向“某某市公安局”报案。所谓的“某某市公安局民警”又谎称当事人“身份证被盗用、银行卡需升级保护、侦查办案需要”,诱骗当事人说出银行卡账号和密码,转账骗走当事人银行卡上的存款。
“消费诈骗型”:骗子用手机群发短信,称当事人在商场刷卡消费若干,若有疑问建议咨询所谓“银联中心”,并留下电话。一旦回复电话,对方又谎称当事人的银联卡可能被盗刷,然后提供所谓的“某某市公安局”报警电话。当事人报警后,“某某市公安局民警”以“保护当事人账户”为由,要求当事人到ATM机上把银行卡上存款转至指定“安全”账户,骗走钱财。
“低价出售违法物品型”:以公司拍卖或出售低价材料、进口高档走私汽车、电器或以合伙做生意为名,群发短信实施诈骗。此类骗术抓住部分人贪图小利的心理,谎称有各种海关罚没的走私物品,可低价邮购,引诱购买者先行交付一定数额的定金、托运费。
“意外事故、救急型”:此类诈骗活动的犯罪分子比较了解当事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情况,骗子冒充当事人的单位领导、老师、医生和朋友等特定身份,打电话联系当事人,以“自己在外地发生车祸需花钱救人”、“嫖娼被抓需缴纳罚款”、“子女在外遭绑架需交钱赎人”等为名,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骗取钱财。或者以电信或移动公司调试线路为由,要求当事人暂时关闭手机或拔掉固定电话电话线(如“你好,移动通信公司现在将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3个小时”),随后发短信给当事人家属,谎称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或生病住院,要求速汇款到指定账户。当受害人拨打当事人电话进行核实时因无法拨通,一时心切,以致上当受骗。
“高薪招聘公关或求子型”:犯罪分子群发短信,以“高薪招聘公关人才(或求子)”为幌子,要求应聘者到指定酒店面试(或向某账号汇入“保证金”)。当受害人到达指定酒店时(或按期汇款后),犯罪分子并不露面,声称对方已被破格选用(选中),要求其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服装(或体检费)等费用后即可上班。
“骗取汇款型”:“银行帐号已改,请款汇到工行账号********,户名:王××,谢谢”等形式,受害人若有一定的生意往来,会误以为这是自己的王姓客户发来的,汇款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退税型”:骗子冒充有关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当事人,告知其购买的汽车等高档商品可以退税,要求当事人先交纳一笔“手续费”。随后,又授意当事人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通过转账方式交纳费用、领取退税,利用当事人不熟悉银行自动取款、转账业务的弱点,骗走银行卡上全部或部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