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倪闽景感到无奈的是,目前,上海还有5000余家机构从事青少年、幼儿的教育和辅导工作,但是,教育行政部门无权监管。
代表建议
“早知者”不等于“早慧者”
“早知的学生就是早慧的学生吗?”杨振峰反问道,这是一个误区,值得所有家长关注。提前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未必有益,说不定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在建平中学的家长会上,老师经常会劝家长,不要让孩子提前学习,体育运动、参观博物馆等活动比参加辅导班更有意义,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明,校外辅导对孩子的学习有明显的、直接的帮助。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养成正确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而不是通过校外的辅导、练习可以提高成绩。 ”倪闽景补充道。
青少年培训机构需前置审批
目前,家长间仍流传一些涉及小学生的学科竞赛,其实,这些竞赛都是各个社会辅导机构举办的。目前,所有针对小学生的,涉及语、数、外等学科竞赛和培训的,都不在教育部门审批范围。
如何规范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倪闽景建议道,从源头抓起,所有涉及从事未成年人培训的机构,要去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前置审批。举办者提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的举办者资质、场地规模、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审批、认定。通过审核的机构才有资格从事未成年人的培训工作,便于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保护更多家长和学生的权益。
“奉贤经验”提升教育美誉度
“从2008年开始,奉贤区7000位一线教师都签订一份 ‘师德承诺书’,承诺不开展有偿家教,不去校外辅导机构兼职。 ”倪闽景介绍说,奉贤区教育局为整体提升师德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有关法规,制定了 “五个不准”:一、不准对本校学生实施有偿家教,严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区名校长、名导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校中层及中层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党员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二、不准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推销商品或擅自向学生收费;三、不准有体罚、变相体罚及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四、不准参与赌博;五、不准酒后驾车。
教育局还将这“五个不准”规定张贴在奉贤区的校园、社区公告栏内,并公布了举报电话。如果有哪个教师违反了已经签下的师德承诺,学校将对其开展诫勉谈话;对屡教不改者,学校还将作出师德不合格的处理。
建立校外教师准入门槛
郭雄表示,教师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还需要精通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公办学校,教师上岗前,需要经过市级、区级、学校组织的三级培训、由骨干教师带教培训。一年后,经过各类考核合格的人员,才可以正式上岗。
“校外辅导机构的师资队伍值得关注,建议建立准入‘门槛’。 ”郭雄呼吁道,教育行政部门或各个专业协会可以对教学从业人员实施专业准入制度,通过专业考核的人员才可以走上讲台;有关注册部门还要对从事未成年培训的机构实施登记和督查制度,避免出现“随意注册、无人监管”的尴尬境地。(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