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关凯元被分在文科重点班,班主任规定早上必须7点10分到校,而其他班级的规定是7点30分。
关凯元认为,校规里没有7点10分必须到校这一条,班主任不能做这样的规定。他住的离学校并不远,但他故意每天7点30分踩着上课铃声进教室。当时班里规定,三次迟到算一次旷课,那个学期,关凯元被计了几十次“旷课”,最终他被叫到政教处,通知:下学期从重点文科换到普通班,并在全校几千人大会通报批评。
关凯元感到委屈,自己并没有真的迟到或旷课,仅是为了对抗不合理的班规,而且,因为所谓的“迟到”原因,将他从重点班换到普通班,却没有给他一个个申辩、质证的机会。
“这是强权。”如今回想起来,关凯元脱口而出。
他说,他当时就想过要维权,不过高考在即,他选择了屈服,还为此每月写一篇思想汇报,连续写了整整一年。
有段时间,他很悲观,不跟任何人说话,“觉得这个世界没有讲理的地方”。上大学后,他一度沉溺于网络游戏,德州扑克玩到了600多万筹码,《英雄杀》到了20级——这是被封为“大神”的成绩。
但大学里自由、独立的氛围也让他渐渐找回了自我。关凯元说,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哲学家萨特和作家鲁迅。萨特的绝对自由主义,是他的追求;鲁迅敢于并勇于斗争的精神,让他“心有戚戚焉”。
“是你们太不认真”
从关凯元所在的涿州校区,到起诉孔庆东所需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往返200多公里路程。关凯元早上6点起床,先花20块钱打黑车到汽车站,又坐了1个小时长途汽车,到北京市六里桥后,再转乘公交前往。
这样的路他跑了三次才完成了立案材料递交。第一次材料不全,第二次是诉状有错别字,直到第三次,才算完整地递交了立案材料。
关凯元回忆,立案时一位中年女副庭长接待了他,并告诉他,“法院对于名誉权案件很重视”。
但一切进行得并不顺利。
曾有一位法官联系他,说对方否认辱骂事实,希望调解解决,关凯元不同意,这位法官说:“你们年轻人,太认真,太爱较真。”
“是你们太不认真!”关凯元回答。
最后这位法官直接挂了电话。
2012年9月,关凯元进入大学三年级,从涿州校区搬到了北京校区,此时,距递交立案材料已过去3个月有余,但案子仍迟迟未立。
关凯元再次前往海淀区法院纪检组投诉,未果;他便直接去找了海淀法院院长,“案子材料递上去那么久了,也不说立案,也不说不立,这样拖着符合法律程序吗?”
院长请他回去,并答应“会协调”。
2012年10月底,关凯元就接到了立案通知,11月22日,法院寄来了开庭传票。但关凯元并没有太过兴奋,他觉得,立案已如此艰难,要胜诉更加“心里没底”。
事实上,在起诉起诉孔庆东的同时,关凯元还在与一家诺基亚手机销售商“死磕”着。
关凯元花1090元买了一部诺基亚手机,在回学校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下,屏幕就花了。关凯元记得,曾在央视上看过诺基亚的一个广告,里面把诺基亚手机经摔作为一大特点来宣传,但他的手机摔了一下,就无法正常显示,说明:要么是手机质量有问题,要么是虚假宣传。
关凯元先是把销售商告上法院,事前销售商愿意赔款解决,他不接受,开了两次庭后,他突然发现弄错了起诉对象,应该起诉生产商,于是第三次没有出庭,法院便视同撤诉。
“他总是想突破现有的规则,试图建立自己的规则。”关凯元的好友景昊说,“他现在还在酝酿起诉诺基亚,想打一场国际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