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件让景昊印象深刻的事。学校校园网的收费标准是10元包用20G流量,但2011年7月初,即将放暑假,关凯元觉得只用几天也要付整月的钱,属不合理。关凯元于是跑到校园网管理处去找人理论,差点升级为“骂战”。
这次争执虽然不了了之,但几个月后,校园网的收费制度改了:每个月先送3G流量,之后再收费。“我认为关凯元对这件事有直接推动作用。”景昊说。
2011年12月,关凯元在天涯论坛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被删除。关凯元非常生气,整理材料准备状告天涯网,声称“要以此案推动中国言论自由”,结果发现起诉天涯网需去海南,距离太远,只好放弃。
从小立志要状告父亲的关凯元,长大后成了“官司缠身”的大学生。同班同学刘毅刚说,上课时,老师通常会在环视一周后,准确找出缺席者:“关凯元怎么没来上课?”
“打官司去了。”同学齐声答。
“又打官司?好猛啊!”
不在法院,又不在去法院的路上时,关凯元便在百度贴吧的“马哲吧”(他是吧主)和“哲学吧”与人“讲理”。“字打得太多,H键都按不下去了。”
“我不怕,理在我这边”
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本案共开庭三次。
关凯元还记得,第一次开庭正好是个雪天,他坐在开往西北旺山后法庭的公交车上,一路慢慢颠簸,看着车窗外的漫天飞雪,心中突然升起一种神圣感。那时,他并不觉得自己会赢,只是觉得,这起案件也许会在中国法律史上留下一个脚印。
在好友刘毅刚和景昊眼里,为人“各色”、行事另类的关凯元虽然总是以“斗士”的形象出现,但他的内心是渴望被人理解的。比如,关凯元每次写了文章都会让他们去看,如果因为有事没看,关凯元就会不停地催。
“有人觉得他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但他不过是对公平追求得有些极端。”刘毅刚说,同学们聚餐往往按AA制付费,但假如关凯元没有吃米饭,他会要求算账时把米饭价钱剔除,再求平均数,刘毅刚开玩笑说他:“你应该去称一下重量。”
他也有很自大的一面。一天早上,景昊起床去洗漱间洗漱,关凯元拿着一条白毛巾,突然很认真地对他说:“我研究哲学但不想收徒弟,如果你想学,我可以收你为徒,你看这条白毛巾我就可以给你讲出哲学。”接下来便是一番长篇大论,让景昊哭笑不得。
在学校模拟法庭上,关凯元经常因为法律问题与法官“对掐”起来,争执到最后,“法官”老师说:要是在真实法庭上,你早就被法警拖出去了。
至少在起诉孔庆东的真实法庭上,较真的关凯元没有被拖出去,还赢得了一审胜诉。
5月7日,历经近一年的名誉权诉讼案终于宣判。虽然被告方律师辩称,关凯元的微博账号非实名,无认证,无法认定就是关凯元本人的账号,但法庭审理后认为:“孔庆东回复关凯元的内容……明显含有对对方的侮辱性言论,并将该不当言论通过公共互联网传播至浏览该回复的其他用户,该回复又经其他网友转发,造成不当言论继续传播,这种不当言论的公开传播造成知悉关凯元的个体对关凯元的社会评价降低。因此,孔庆东在微博上的不当言论已经构成对关凯元名誉权的侵犯。”
不过,由于关凯元的微博账号非实名用户,昵称的个人资料及回复内容并未显示关凯元真实姓名,故依照日常生活理性分析,能将这一账号的不当评论与关凯元相联系的知情人仅限于关系较为密切的朋友、同学等,“范围较为有限,故认定侵权情节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