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制时事

红会社监委身份或重新定位 6月9日将开全体委员会

红会社监委身份或重新定位

2013-06-03 14:54:49

  以监督红会为己任的社监委,自己却陷入了信任危机。有委员甚至担心,没有根据的质疑如果再继续,社监委的工作将难以持续。

  社监委救不了红会

  据介绍,社监委16个委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社监委工作,不从红会领取报酬,但社监委的工作经费由红会承担。

  社监委章程明确,社监委可对红会战略发展计划提出意见;对红会的财务、捐赠、项目以及整个流程进行监督;应公众要求,对涉及红十字会的重要事件进行调查;负责接收民意转交红会等。

  因此,社监委的成立被寄予厚望,认为可以避免类似郭美美事件的发生。多家媒体的报道中提到,今后再发生类似郭美美的事件,“将有独立的第三方开展调查,调查结果也会更客观。”

  在委员王永看来,社监委成立半年来,确实做了一些事。成都红会捐款箱长毛事件,是社监委介入调查的第一起较有影响的事件。

  “事情查实后,我们要求红会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全国的捐款箱进行排查。第二件事是要求红会出台捐款箱管理办法,以及合作伙伴的管理办法。”王永认为,社监委对红会的监督是从点到面,更利于促进红会工作的廉洁高效透明。

  他表示,很多人说社监委在芦山地震期间专门辟谣,“可是网友向我们反映问题,是假的那当然要澄清啊。难道澄清就成了专门为红会辟谣的公关部吗?”

  但对于“辟谣”,多名委员并不赞同王永的观点,反而认为有些不妥。

  王振耀表示,社监委不是红会的信访机构,“我们不能代表红会向社会做任何解释,我们的工作不该是这样,红会也没授权我们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辟谣解释。”

  他认为,社监委接到的来自于红会的授权,只是为红会提供监督、提供意见等,公众有意见可以通过他们来转给红会,“红会的信用不能靠社监委来挽救,社监委只是帮助红会的一点点力量。”

  身份定位存异议

  一个由社会人士组成、以志愿者身份监督红会的机构,却深陷质疑漩涡。

  这种现象的发生,在王振耀看来,“实际是社会上对社监委的功能定位出现了很大的分歧。质疑者把社监委的定位弄错了,把社监委当成了类似纪委的机构,这就给社监委赋予了极高的职能。”

  尽管社监委章程明确,社监委“是由社会各界专业人士组成的专门机构,以第三方身份对中国红十字会有关工作进行监督。”但王振耀认为,社监委只是一个咨询性的监督机构,委员不是社会投票选出来的,而是受红会邀请而成为委员,“大家只是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义务帮助红会完善自身,而非大家想象中的独立第三方机构。社监委没有注册,也没有独立的法人代表,何谈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呢?”

  王振耀的看法得到多名委员的赞同。社监委委员、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认为,社监委是红会为加强自身监督,邀请社会各界专家而设立的相对独立的机构。

  “它应该沟通社会监督红会,而不能代表红会。它的监督功能目前是红会授予的,不能说是社会授予。”杨团表示,社监委只是相对独立,而非完全独立,且完全独立的社会监督慈善组织的机构在中国现在没有。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徐永光认为,社监委的很多制度还没建立起来,对社监委的质疑也主要集中在成员产生、构成及社监委与红会的关系等方面,不过如果仅因为红会出经费,就判定社监委不独立,这是不成立的。“法律法规明确基金会的审计评估费用都由自己支付。但作为社监委委员,在社监委成立前与红会有合作没问题,但成立后绝对应该避免合作。”

  • 相关阅读
  • 红会社监委:郭美美是压垮红会的"最后一根稻草"

      雅安芦山地震以来,中国红十字会(下称“红会”)再度陷入舆论漩涡。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4月28日表示,“如果两到三年,还是不能翻转‘黑十字’印象的话,我自动请求辞...

    时间:05-08
  • 红会社监委运转将调查红会购别墅事件

      本月初成立的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正式运转,经过16位委员的多轮讨论、修订,昨日正式公布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章程。应公众的要求,将对涉及红十字会的重要事件进行调查。  独立公布监督报告  ...

    时间:12-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