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了解案情为什么那么难?
专家:杜绝谣言猜测办案机关应及时回应
李双江之子李某涉嫌犯强奸罪一案引发广泛关注,社会上更是有许多传言,声称其他四名涉案人员的背景更深。对此,相关法律和新闻传播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办案机关应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但应在不侵犯未成年人权利的情况下,及时回应社会关注问题。
“从法律规定来说,未成年人案件是不公开审理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登民表示,开庭都是不公开的,更何况侦查阶段呢,更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律保护。马登民介绍说,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可塑性很强,而社会上存在的歧视现象有可能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以后在社会上举步维艰。
那么警方能否披露案件进展呢?马登民表示,法律上对办案机关是否应该介绍相关情况没有明确规定。就李某一案来说,社会上比较关注,有很多传言,新闻媒体也穷追不舍,大家担心有权贵背景,担心会有包庇等现象,这是国民的普遍心态,可以理解。但是,按照刑诉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案件是不公开的,因此社会大众对警方不完全披露消息,也应抱以宽容和理解。而警方也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及时回应社会关注问题。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教授廖圣清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说,李某一案一方面反映出受众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发展和受众的批判意识使受众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强烈,批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受众期望获得准确的信息,但他们在接收信息、解读信息时,会带有自己的背景和接收、解读信息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更需要讲事实、讲真相。
廖圣清认为,李某一案中涉及到未成年人,因此需要予以保护。而对警方发言人来说,在与媒体交往、与公众交流时,就需要以事实为基础,以客观为根本,共同推进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