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的一天,郭志亮专程从焦作赶到郑州,将厚达24页的英文诉讼书送到郭力手中。
一个普通市民,状告大名鼎鼎的美国公司!消息一出,受到国人广泛关注。在此期间,一家知名网站曾对“你怎么看待郭力起诉微软这件事”展开网络调查。“网民预测此案我的获胜率超过了60%。”回忆当时的情景,郭力慨叹,“我非常感谢这么多人的参与和支持,大家的关心,说明维权意识增强了。”
[心声]
希望通过此案,唤醒公众维权
在未收到正式法律文书之前,郭力将律师传给他的北京高院终审判决书影印件保存在电脑里,“我专门建了个文件夹,存档备案”。
决定打这场国际官司时,“我知道起诉微软会给我带来很多麻烦,我的生活会发生变化,但我都认了。”郭力说,微软是一个令人尊重的大企业,其领军人物比尔·盖茨早已是中国年轻人心目中的传奇偶像。但是,这些并不能影响郭力起诉微软的决心和信心。
郭力认为,作为一家全球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微软反盗版的力度很大,反得理直气壮。但据他了解,微软自身也不那么“干净”:前几年,美国地方法院调查,对微软涉嫌侵犯Eolas公司浏览器的知识产权,裁决微软须向Eolas支付5.206亿美元赔款;另外,InterTrust公司以微软侵犯其专利技术为由,向美国加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
“我现在用的还是微软正版软件,我只想得到一个正版用户应该享受的权利和应有的尊严。”郭力说,他希望通过此事唤醒公众维权的主动性,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也是“叫板”微软的初衷。(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