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监狱电视台配备了专业的剪辑设备
服刑人员正在录制节目
昨天是北京首家狱内电视台——天河之声电视台开播满10周年纪念日。
2003年,天河监狱集中整合狱内相关传媒要素,深入挖掘服刑人员中的知识和技能资源,尝试创办《天河之声》电视台,并于2003年11月27日实现首播。
2013年,这家在监狱里成长起来的电视台,观众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服刑人员10万余名。
2006年本报曾对天河监狱电视台进行了报道。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再次走进这家电视台,了解它现在的发展。
现状
观众覆盖全国10万服刑人员
天河监狱教育科刘康科长介绍,开播之初,电视台只有一间屋子、一台电脑、一架家用摄像机等简陋设备。如今,电视台配备了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制作装备,组建了包括文字录入、非线编辑、音乐混录、特技制作等全部电视制作流程的编辑室,搭建了具备专业灯光的演播室和专门设备的审片室,形成了独特的服刑人员传媒制作团队,建成了一座多功能的狱内电视台,节目内容也从当初单一类型发展到今天专业化、模块化、规模化制作播出。
到目前为止,《天河之声》已播出365期,完成文字量达500万字,制作各类新闻、专题、访谈、文艺等节目超过5万分钟,制作片头、间离、特效等特技近百个,制作电视专题片、报告片、纪录片等专题节目百余集,还实现了对狱内春节联欢晚会等重大活动的现场直播,观众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服刑人员10万余名。
节目
讲述狱中人自己的故事
现在《天河之声》每半个月播出一期,节目时长60分钟,共有15个特色栏目。
《天河之声》以真实、生动、直观的画面,将监狱里的一些大事、喜事、新事、乐事进行实时报道连续播出,让狱训服刑人员随时了解监狱里发生的“新闻”。现在,每年都有近万名原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服刑人员,在等待遣返、接受入监教育和改造期间收看《天河之声》电视节目,其中不少服刑人员还参与电视节目制作,每期参与节目互动和接受采访的服刑人员达20人以上,十年来累计有近万名服刑人员直接参与《天河之声》电视台的互动和采访。
故事
父女三人因节目而狱中团聚
天河监狱周勤奋监狱长介绍,《天河之声》作为监狱对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坚持“宣传改造典型,揭露违纪事件”的报道原则。
服刑人员李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入监后与家人断绝来往,情绪一度消沉,心理封闭,拒绝与任何人往来。因消沉,对未来绝望,所以,他在狱中多次违反监规纪律,受到处理后仍旧满不在乎。
《天河之声》得此线索之后,便安排编辑记者,对李某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在分监区警官的说服教育有点成效后,《天河之声》及时制作了《温馨心绪走向回归》专题片,引导李某从精神的深渊里走出阴霾。
有一对四川籍的双胞胎姐妹因诈骗被判刑7年,刚入监不久,在收看《天河之声》电视节目“一次难忘的相见”时,姐妹俩都被感动得落泪。当时,她们的父亲也因诈骗被判刑14年,就在楼下的分监区服刑,姐妹俩内心充满了对亲情的渴望。于是,春节前夕,警官便安排姐妹俩与她们的父亲在狱中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