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过于集中导致腐败突发。据介绍,城管的执法管理权、拆迁补偿款的发放权高度集中在少数领导干部手中。“大权在握”的一些城管干部,不是为民服务,而是以权谋私。海口纪检部门介绍说,龙华区原城管局长符海曼之所以胆子这么大,甘当“最牛违建”的“保护伞”,正是因为其权力过于集中:对违建的确认、处罚、上报与否,他说了算。“亿城家园”被龙华区政府强行拆除,造成区政府财政损失630多万元。
美兰区纪委常委唐娟表示:“违建涉及规划、报建审批等环节,但‘出事’后只有城管部门管,权责不平衡,容易导致执法不力、权力寻租等现象的发生。”成燚说,城管系统编制少、待遇差,但工作量大,到一线巡查、执法的一些工作人员为增加收入而收受钱财。
监管漏洞让一些公职人员胆大妄为。海口琼山区纪委副书记张新超说,一段时间以来,城管工作中存在失察、失管、失纠问题。被查处的原琼山区城管局长钟步明,独断专行,城管局内部管理混乱,虽不断有人反映和举报,却没能引起足够注意,导致其走向犯罪“深水区”。
拆违,重在揭下违建“护身符”
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海口市共立案查办违建领域公职人员犯罪案件55起55人,平均每年18起18人。城管系统成为腐败案件高发地带。近日,海口各区又立案了一批违建领域违法公职人员,涉及十几人,其中不乏城管领导。
近年来,各地涉及打击违建腐败的现象屡屡见诸报端。湖北武汉和江西景德镇先后查处多起违建腐败案例,多名国土、城管干部涉及其中。
相关人士建议,搞好拆违工作首先应大力加强对城管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并从政策制定、住房报建等方面着手,多管齐下,揭下违建“护身符”。
海口采取更加务实的办法,将通过启动航拍摸底排查等方式,将违建区域、面积制成图,明摆出来,同时搞好动态监控。并对查明的违建做好分类处理,对出于生产生活需要的,降低报建门槛,给予出路;对“种”出来骗取国家拆迁补偿款的,严厉打击,如此疏堵结合,压缩执法人员权力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与此同时,相关人士建议,为减少暗箱操作带来的腐败,政府在决策和政策制定方面应更加公开透明。海口琼山区纪委副书记陈泽程说:“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及拆迁政策方面要向民众公开,最大限度减少暗箱操作带来的腐败。”
“海口打击违建腐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内部监管机制也在不断完善。”海口市纪委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目前,海口各监管部门不断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党风、政风月报机制以及廉政风险评估制,加强各单位廉政风险排查,特别是强化巡查力度,布下高压线,一旦发现腐败,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