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关于挪威废除死刑的讨论

关于挪威废除死刑的讨论

2012-08-27 17:11:25

  当然,各国民意对待死刑的态度都在不断变化,且并不完全与国家是否“废除死刑”相关。根据美国犯罪学家和刑事司法专家齐姆林在《美国死刑悖论》中的描述,关于死刑的民意(public opinion)向来都是复杂且矛盾的,公众对死刑的态度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2006年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的论文《遏止犯罪、生命价值与死刑:台湾民众对废除死刑的态度》同样显示:对死刑是否具有扼止重大犯罪作用以及是否认为生命是尊贵的,以及监狱是否具有感化、教育的功能,都是影响民众对死刑态度的重大因素。

  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段时间,美国支持死刑者的比例明显下降。在1972年费尔曼案(Furman)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提出死刑的合法性存在疑问的观点后,公民对死刑的支持态度随之增加到三分之二。根据飞落民意测验,20世纪80年代对死刑支持多呈上升趋势,在世纪之交又下降到65%。与之相反,早在1965年即废除死刑的英国在1975年民意测验时,依旧有82%的公众赞成死刑;而当法国议会于1981年10月9日通过法案宣布在法国废除死刑,并签署了所有关于废除死刑的国际承诺并将其列入宪法时,高达62%的民众持反对意见,最终依旧没能扭转。

  与挪威将免除死刑从刑法典上升至宪法相同,欧洲的死刑答题都是从刑事司法问题转变成为政府权力的宪法性限制问题的。因而,不论发生任何事情,各国在政府会议中都能够免于探讨重新采用死刑的问题。

  根据2011年,意大利贝加莫大学及那不勒斯大学的数位学者合作撰写的《论欧洲和美国的犯罪率:解读“不幸的逆转”》,在1970年-2010年间,欧洲的犯罪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美国却处于下降的状态。尽管如此,仍旧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犯罪率的上升、监狱数量缺乏造成的困扰会波及各国的死刑问题。正如法国驻欧洲理事会曾表明的态度那样:“在目前落后主义和狭隘主义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这份文件的签署强化了我们人权国家政策连贯性。”

  杀77人的挪威人布雷维克不仅不死,甚至仅有21年的刑期——平均每杀一个人只用坐不足100天的牢,这难免令人感觉不可思议。但正如挪威司法部副部长所言:“我相信所有的讨论都能够说明,我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刑罚制度。”(网易)

  • 相关阅读
  • 蔡成平:中国不具备“抵制日货”的能力

      每当国内反日情绪高涨时,笔者心头总会不经意闪现出鲁迅先生1925年说的那句话,“国民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的‘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应该更进而着手于较为坚实的工作了。&...

    时间:08-28
  • 银行做慈善 请再给点力

      从资产规模以及营业收入来讲,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大型商业银行始终都排在前列,但在各种慈善企业排行榜上,始终都没有这些中资银行的身影。  在2011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显示,号称“全球市值第一&rdq...

    时间:08-27
  • 男子街头抢劫金项链 30多人围追堵截抓住歹徒

     警方从犯罪嫌疑人身上搜出的作案工具   本报洛阳讯8月25日,洛阳市金海马家具城发生一抢劫金项链案。嫌疑人抢劫得手后,遭遇两市场保安、店主及路人等30多人围追堵截,终被抓获。  受害人郭女士称,当日8...

    时间:08-27
  • 女子索钱未果当街殴打母亲 称谁劝架就打谁

      8月23日,在乌市新民东街宏大广场附近,一名年轻女子手推、脚跺同行的中年女子,当路人上前劝阻时竟得知,两人是母女关系。“女孩子还凶巴巴地说,‘谁劝,我打谁’,最后大家纷纷指责她,她扔下...

    时间:08-27
  • 男子驾驶无照奥迪车逃避检查 拖行警察400余米

      男子李某驾驶一辆未挂牌照的奥迪车行驶至南二环时,为逃避交警检查,强行驾车闯卡,致两名交警受伤,其中一名交警还被奥迪车拖行四百余米。昨日记者获悉,东城检察院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李某作出批...

    时间:08-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