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新华网评:该给某些专家的言论“排毒”了

该给专家的言论“排毒”

2012-12-14 11:02:53

  茅台集团昨天在贵阳召开媒体见面会,回应对其产品含塑化剂的质疑。在发布会上,北大教授李可基声称,塑化剂的标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李可基还谈到三聚氰胺,他表示三聚氰胺基本是无毒的物质,成人继续喝下去不会损害人体。李可基表示,人类几百万年都没有灭绝,说明人类的排毒、解毒能力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12月13日 钱江晚报)

  李可基教授的这番言论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李可基教授有没有资格为企业“代言”我们暂且不论,反正现在的专家学者“走穴”似乎早已让公众麻木。既然,李可基教授想为塑化剂“正名”,质疑其标准不科学,那么请拿出科学有力的证据来说明,在你的研究里塑化剂的标准该如何制定?“三聚氰胺基本是无毒新华网评:该给某些专家的言论“排毒”了的物质”,那么喝了得肾结石的病例怎么解释?靠排毒解毒的临床数据说服力你得列出来说明啊?

  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但一些骇然耸听的言论却往往出自一些专家之口。比如面对一些地方自来水含“避孕药”的检测,有的专家却表示“可以忽略不计”,“塑化剂事件”出来,又有专家说“按照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每天饮用1斤,其中的DBP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听习惯一些莫名的言论之后,李可基教授的“排毒能力超强”论公众原本不屑一顾,但是,当一个顶着教授头衔、戴着专家光环的学者,在一个知名企业的媒体见面会,大谈如此论调,公众如何信服?长此以往,我们还敢信这些专家的话吗?

  企业要有社会良知,才能长远发展;专家要有“口德”,才能把科学发扬光大。该给那些“口无遮拦”的惊人言论排排毒了。( 邓闽军)

  • 相关阅读
  • 专家详解歼15舰载机短时间内完成起降试验幕后

      近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歼-15飞机研制行政总指挥李玉海做客人民网,以“追忆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沈飞集团公司董事长罗阳”为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网友提问:“今年8月辽宁...

    时间:12-13
  • 北京同仁医院专家发现青光眼新易感病因

      近日,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合作研究的一项研究成果于2012年10月刊登在美国眼科学会官方学术期刊《眼科学》杂志上。这一研究成果证明,青光眼这一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时间:12-13
  • 荷兰医学专家设项目组 花150万专门研究梅西

      近日有媒体报道,荷兰医学专家梅登多夫凑款150万欧元成立了项目组,对梅西的大脑进行专门研究。  研究显示,假设梅西每一次过人都是临时做选择,那么这更佐证了梅西的大脑反应速度不可思议,在2秒钟内他可以跑...

    时间:12-13
  • 专家研究发现唐代女子也穿“袒胸装”

      唐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尤其是都城长安的社会服饰风尚很开放。专家研究发现,唐墓壁画中女子就有如今称为“袒胸装”的服饰,虽然在封建社会被视为裸露,但是作为一种审美追求出现还是讲究场合的。  ...

    时间:12-12
  • 营养专家辟谣:火腿酸奶同吃不致癌

      食物的搭配禁忌是微博最喜欢的话题,经过转载的发酵,原本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常常造成恐慌。最近,这个话题的主角变成了火腿和酸奶。  有人在网上发布,这两样食物同时吃会产生致癌物。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

    时间:12-12
  • 专家称3D打印将实现私人化的革命性转变

      在第一台苹果电脑问世之前,个人电脑基本上就是一台昂贵的计算机,它能够借助开关和灯光回答数学问题。苹果2代计算机的出现使它的前身成为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设备,而且3D打印技术或许将要经历一个类似的转变。虽然...

    时间:12-11
  • 国防科大专家谈罗阳:实干兴邦的科技典范

    最近,罗阳同志英年早逝、以身殉国的感人事迹,在全国人民和全军官兵中引发了强烈震撼。...

    时间:12-07
  • 加拿大专家验收商洛市红十字会援建项目

      本网讯 (记者 贾书章)12月1日,加拿大红十字会项目经理张云红一行深入商州,对商洛市加拿大红十字会援建项目进行检查验收。  张云红等通过看档案、听汇报、查资料,了解我市、区红十字会的有关情况,并听取了区...

    时间:12-07
  • 营养专家警告:光吃素 人会提前衰老

      最近有一条消息引起很多人关注:“素食主义人群请注意:如果一味追求吃素,饮食上营养不能科学搭配,你可能比同龄人衰老更快,还可能提前患上可怕的老年痴呆!”  营养专家也警告说,不科学的素食行为将为自...

    时间:12-06
  • 财政部专家回应年底突击花3万亿 称消息不靠谱

      “年底两个月财政将突击花钱约3万亿元”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在国内一石激起千层浪。昨天,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微博)向本报记者透露,这个所谓“财政年底突击花钱”问题引发的关切...

    时间:12-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